浅谈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陈秋鸿

发表时间:2020/6/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4期   作者:陈秋鸿
[导读] 在变电站运行维修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误操作将会对电网的运行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摘要:在变电站运行维修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误操作将会对电网的运行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保障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本文主要分析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产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预控措施。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应采用的预控策略,以期为变电运维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
        
         前言  当前现代电网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开展变电运维工作时,可能会由于各种因素而出现误操作的现象,不利于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防止变电运维误操作成为了电力工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对变电运维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和事故预控手段,从而及时解决电力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保障电力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转。
1 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产生的主要因素
1.1人为因素
         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出现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因素即是人为因素,其一般有技术和思想原因。在技术上的表现为变电运维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对设备的实际操作水平降低,缺少运维操作经验,对突发事故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应对,就会导致简单处理、粗暴处理等,比如强行拉合断路器等,就会导致严重的变电安全事故。而在思想上则是运维工作人员的认真态度不够,存在马虎大意的情况,在日常运维工作中对简单的操作不重视,缺乏责任心,就会导致小故障引发大问题。同时部分运维工作人员主观操作意识较强,在变电运维时不按照标准的操作规程,就会导致变电运维工作出现失误[1]。
1.2变电设备自身因素
         在变电运维的过程中,多数存在的故障和问题即是设备自身存在的质量隐患和技术问题。比如变电设备质量设计问题、安装问题。另外在变电运维中可能还会出现设备技术不完善的情况,如变电开关设备缺少闭锁装置或者闭锁装置不齐全、失灵等问题。除此之外可能好存在变电设备老化、长期运行故障等,发生风险的几率相对较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变电运维的误操作[2]。
1.3管理措施因素
         变电运维误操作的主要原因即是对其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相关管理人员如果没有遵守倒闸规定,就会出现习惯性的违规操作,就会将错误操作认定为正确操作方式,从而就会导致变电运维工作出现失误。在管理措施中通常是由于在操作前没有提前进行模拟操作或者是没有按照相关运维程序进行施工,缺少监督管理等手段,导致变电运维误操作的现象频发[3]。
2 对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的有效预控措施
2.1 加强对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技术管控
         在变电运维工作中,由于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的设计以及接线相对复杂,因此在进行二次回路设计时应当保障工作人员的特种工作能力,可以有效的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变电设备的保护装置段子与压板的情况正常;其次是要进一步强化对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操作意识;最后是要重视对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操作思想引导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充分保障操作人员的精神状态良好,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规范进行运维施工,减少误操作的概率,确保变电运维工作质量和水平。
2.2 强化对变电设备的质量控制
         由于变电设备陈旧、老化等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操作危险事件,因此相关运维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检查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如发现老化部件要及时进行更换和升级,同时要仔细检查变电设备的质量设计,核对各装置的运行状态,是否存在装置缺陷等。

而且在检查变电设备操作后位置时要根据其实际位置进行运维工作,确认变电各项指标。还要重点检查接地线、围栏设施的防护效果等,保障设备自身的质量良好,避免在运维工作中出现误操作。
2.3 加强对管理措施的落实
         在变电运维中落实合理的管理措施主要是针对倒闸操作进行控制,首先要在倒闸操作前进行预控,可以采取的措施为对值班人员进行监督管理,保障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运维操作,同时操作人员要及时记录在运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促进变电运维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是要加强各个小组之间的配合协作,由于倒闸操作需要多个工作人员通过合作完成,所以票据填写人员要在填写完相关信息背后,对组内的成员进行二次审核,将票据交由值班组长,经签字后才可进行倒闸操作;最后在倒闸操作的过程中要提前进行模拟演练,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寻找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故障,并分析其原因进行解决,以保障正式操作中对倒闸进行有效管理。另外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倒闸操作过程的控制管理。即是要求倒闸操作不得由单独人员进行,必须由小组成员合作进行,以避免发生误操作和安全风险。然后运维工作人员要认真填写票据,最大限度的降低操作中的失误行为。此外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倒闸控制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票据填写习惯,以便于对倒闸程序进行整合以及规范,可以对填写的票据进行编号和信息核对,减少出现错填和漏填现象,充分保障变电运维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3 实际案例分析
3.1 变电运维工作事故分析
         案例分析:某500KV变电站侧系统在运维倒闸操作过程中,隔离开关出现故障问题,其中有5个隔离开关的故障问题是非全相分闸,有1个隔离开关故障维合闸不到位。运维工作人员针对这一现状立即对隔离开关展开全面检查,发现导致隔离开关非全相分闸故障的原因是触头存在涩卡的现象,运维人员对其进行临时处理,随后设备恢复正常运转。而在检查中发现导致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的主要因素是接地隔离开关位置上的加热器导线绝缘破损,所以在合闸时就会由于振动而使加热器与外壳发生接触,致使发生短路故障、交流操作电源出现接地挑闸。这一现象直接造成了电机失去电力供应,停止正常运转的故障。
3.2 故障处理措施以及运维策略
         首先针对变电倒闸操作中出现的隔离开关故障,可以通过更换接触器的方式,在倒闸过程中对故障隔离开关进行更换,采用合闸接触器的形式,避免非全相分闸;其次是要对变电设备的电容器进行更换。如果这一过程中隔离开关的电容器烧损,为保障隔离开关的正常运行就要对其进行及时更换;其三是要对辅助接点进行重新设计,同时也要要对后台遥信辅助接点进行更换,还要更换根据机械位置指示的辅助接点,从而确保变电设备的响应速度保持相同;另外还要进行全面的维护检查工作,变电站管理人员要与设备厂商保持良好的沟通,针对接触器触头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确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方法。还要重新检查变电汇控柜内的各类零件设施,对绝缘层出现破损的导线进行及时更换;最后运维工作人员要做好设备特调管理和巡检,明确巡检内容,包括种类、周期、对象、目的、点检手段、所需时间以及实施部门、负责人等,对变电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及时上报,从而确保变电运维工作的实际效果,减少误操作发生几率,实现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的有效预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现代电网在运行中存在的复杂性,对变电运维工作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范操作。所以为了降低变电运维工作事故发生率,需要对人为因素、设备因素以及管理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和探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运维人员培训措施以及设备维护措施、倒闸管理措施等,尤其是要注重对倒闸操作的检查和维护,保障变电站的正常、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李菊香.浅谈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J].智能城市,2020,6(01):83-84.
[2]艾艳荣.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的防控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5):106-107.
[3]刘玉玲.变电运维操作事故预控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5):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