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4 年以来,火力发电厂的建设和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从开始的 200,300,600 MW 机组,直至目前主流的 1 000 MW 超超临界机组。同时,火力发电厂对消防系统设施的投入规模也越来越大。但由于生产环境恶劣以及后期运行管理不到位等各方面的原因,消防系统在投入运行后存在很大风险,严重威胁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安全。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 消防系统; 风险; 管理; 维保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电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相应地,对相关消防系统和消防技术的要求更加严格,力求在火灾发生时,消防管理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1 火力发电厂生产环境特点及消防系统配置
1.1 火力发电厂生产环境特点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环境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①电气设备多,分布面广,构造复杂; 如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各类监控仪器等; ②高温高压设备多,如锅炉、汽轮机、压力容器和热力管道等; ③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多,如燃煤、燃油、强酸、强碱、氢气及氨气等; ④工作环境恶劣,如煤仓和输煤区域的煤粉尘,高温压力容器、热力管道、磨煤机的高噪声,汽轮机、发电机、锅炉等工作时候的振动。这些特点表明,火力发电厂生产环境相当复杂,本身潜伏着诸多不安全因素,潜在危险性大,消防系统管理中稍有疏忽,潜在的危险会导致安全事故。
1.2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配置
根据 GB 50229 - 200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结合火力发电厂设置的建( 构) 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规定、电厂各建( 构) 筑物安装设备的种类及设备的特殊性,对单台容量 300 MW 机组及以上容量的发电厂,科学设置了以下几类固定式灭火系统及移动式灭火系统。固定式灭火系统包括: ①火灾报警系统,包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广播系统及消防电话系统; ②自动水消防系统,包含雨淋阀组灭火系统、湿式报警阀组灭火系统、水幕防火隔火系统及防火冷却系统; ③气体灭火系统,包含 IG541、低压二氧化碳、七氟丙烷、气溶胶、SDE、蒸汽等气体灭火系统;④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⑤消火栓灭火系统; ⑥干粉灭火系统; ⑦火探管灭火系统; ⑧ 消防给水供水系统;⑨其它被动防火系统,如防火封堵、防火涂料等。移动式灭火系统包括: ①手提式、便携式灭火器;②手推车式灭火器; ③消防沙箱等。
2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风险分析
2.1发电厂设备故障
由于使用的时间太长,日常工作强度太大,人工操作不恰当或者设备维修工作没有做到位而导致设备在日常工作中不能正常运作,或实现不了其特定的功能,将会影响整个消防管控系统的运行。无论探测器对发生的警报信息误报或是错报,都将会导致消防管理系统做出错误的指示,进而可能会丧失绝佳的补救时机,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2.2发电厂设备损坏
损坏指的是消防设备丧失其基本的工作能力,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种损坏可能是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如狂风暴雨的侵蚀,也有可能是非自然因素导致的。总之,不管是哪一种因素导致的设备受损,都将对消防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轻者局部受创,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整个消防系统的运作。
3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3.1消防系统管理及维修的核心内容
( 1) 由具备专业消防维护资格的消防系统管理人员对消防系统进行的风险管理: ①对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设备的安装和分布了解全面,并能够准确掌握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存在的风险及原因; ②针对设备自身老化及正常磨损和消耗导致的消防系统风险,及时的填报备品备件及易损易耗件计划,及时更换存在风险的零部件,保证消防系统设备处在正常运转状态; ③同时针对消防系统风险大小,先处理大的消防系统风险,后处理小的风险,将整个消防系统风险掌握在可控范围内; ④对图纸资料及设备台账不全的火力发电厂,将在管理及维保期间建立起完善的消防设备图纸及台账。
( 2) 对火力发电厂的消防设施进行日常巡检、修理、维护及保养,建立消防系统维保档案: ①日常的巡检管理,即周期性的设备巡查,能够避免消防系统设备在外界不利因素及人为因素的情况下发生系统风险,及时有效的维修、更换和补充因故障、损坏或丢失的消防系统设备,保证消防系统处在正常状态; ②在风险管理期间的建立管理台账,详细记录风险出现和排除的时间、原因及处理对策,留下历史记录以方便后期管理备查。
( 3) 定期对消防系统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并配合企业定期开展消防演习,制定消防应急预案: ①由具备专业消防维护资格的消防系统管理人员定期对消防系统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由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导致的消防系统风险; ②详细记录检测结果,将风险点记录在案,以便后期备查和研究; ③配合企业定期开展消防演习,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将有效的提高火力发电厂生产人员的火灾应对措施,避免火灾发生时的错误行动导致的伤亡和损失。
( 4) 为火力发电厂生产管理人员提供专业消防培训,协助火力发电厂制定消防系统设备管理制度,并配合消防监督管理部门的年检: ①为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减小人为因素导致的消防系统风险; ②协助火力发电厂制定消防系统设备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消防系统的有效管理,杜绝由于人的因素导致的消防系统风险; ③配合消防监督管理部门的年检,将方便消防监督部门了解火力发电厂的消防设备状况,能够进行合理的决策。
3.2消防系统风险管理对策
( 1) 根据不同的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投运时间的长短,合理配备消防系统管理人员,在同等规模大小的火力发电厂范围内,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投运时间越长,消防系统管理人员数量应越多,消防系统的管理和维保就应越完善,投运时间越短,管理人员就应适当减少,减低成本投入以符合经济原则。( 2) 火力发电厂各个灭火子系统的风险概率各不相同,则在进行设备管理和维护时,针对风险概率高的灭火子系统,应加大管理力度,增加巡检次数,缩短巡检周期、申请更多的备品备件及易损易耗件,制定更为详细的管理档案,针对风险概率低的灭火子系统,则应适当减少巡检次数,加长巡检周期,降低备品备件及易损易耗件的数量,譬如应每天对火灾报警系统进行巡检,而对于泡沫灭火系统则可以一周巡查一次。( 3) 各生产区域消防系统风险概率不一样,则应对风险概率高的生产区域加大管理力度,增加巡检次数,缩短巡检周期并申请更多的备品备件及易损易耗件,反之亦然。譬如对输煤系统,应每天进行巡检,并更多的申请输煤系统消防设备的备品备件,而对于网控楼区域则可减低巡检力度,减少备品备件及易损易耗件的供应量。同时根据各生产区域的地理位置,消防系统管理人员应设置合理的巡查路线,以保证能够迅速、及时、准确的发现消防系统风险并将其排除,以减低风险,节省人力和物力。譬如日常巡检应以集控楼的集控室开始,在巡查完集中报警控制器后,再从集控楼进入汽机房,从汽机房进入输煤系统进行巡查,巡查完毕后进入锅炉房、脱硫系统、网控楼及其它区域,依次巡查,保证巡查力度的同时亦节省人力,将消防系统风险降至最低。
结束语
根据以上叙述可知,我们在消防系统管理中应该努力做到管理专业化,选择专业的管理技术人员。这样既能在管理的过程中节约很多人力,避免浪费资源,又能准确地指出消防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并提出解决方法。争取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维护系统,进而促使我们的消防风险管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惠中玉.发电供电消防安全[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3.
[2]刘汝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消防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沈小玲.火力发电厂消防系统风险管理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