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评估及护理在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门诊收治的66例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患者,按照抽签的形式将所有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各33例。将两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经分析,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P<0.05)。结论:给予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心理评估及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进而促进身体的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心理评估;心理护理;不良情绪
阿片类药物指的是可以起到麻醉镇痛的药物,其中包含了天然来源的阿片以及其中含的成分,比如可待因、吗啡等药物,也包括人工合成的药物,比如芬太尼、哌替啶等[1]。该类药物具有成瘾性,患者容易产生精神以及身体依赖,一般而言阿片成瘾的患者临床症状发生于最后一次并非胃肠道吸收药物之后,患者体内有大量乳酸产生、聚集,导致机体过度充血、水肿,进而发生疼痛等症状[2]。多数阿片成瘾的患者会有行为异常以及精神错乱的情况发生,需要有效的干预方法帮患者脱离困境。本文就心理评估以及护理在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中的效果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门诊收治的66例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收治的年限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按照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3例。常规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28~53岁,平均(41.55±1.64)岁。干预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27~52岁,平均(41.05±1.46)岁。两组的基本资料对比,显示无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美沙酮进行治疗,用药方法,美沙酮首次剂量一般为20 mg至40 mg,以口服量为宜,若控制戒断症状不理想,则酌情加剂量5 mg至10 mg,之后根据患者个体的情况进行药量的递增(递增幅度为能控制患者戒断症状为宜),直至病人服药后能有效控制戒断症状。一般在用药7至14天左右患者情况稳定,进入维持期,之后长期维持治疗。
常规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即给予其生活指导以及健康指导等。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评估及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阿片依赖患者的心理评估,多数患者存在心理疾患,其认知、情绪、行为、人格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且患者多感觉经济压力大、社会地位极低,且觉得别人不能理解自己,因此多有悲观、压抑、敌对的心理,长此以往产生焦虑难安以及抑郁等情绪,这也是多数戒毒患者会出现复吸的原因,因此在治疗该类患者的过程中与生物反馈相结合,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2)心理指导,护理人员通过集体治疗与个体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保持治疗室的干净、整洁、光线柔和,促使患者全身放松,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有所认识,且了解吸毒造成的巨大危害性,并进行心理暗示、深呼吸训练法等,鼓励患者想象,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增加心理适应性。
1.3 观察指标
焦虑抑郁情绪判定标准[3]:焦虑自评量共计20项,得分低于50分,代表患者情绪正常,得分为50分及以上,代表患者有焦虑,且与分数成反比例增长。抑郁自评量表共有20项,得分低于53分,表示患者情绪正常,得分为53分及以上,表示患者有抑郁情绪,且与分数成反比例增长。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s)、行χ2、t检验。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表1。
表1 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n=32,x±s,分)
3讨论
药物成瘾一般分为精神依赖以及身体依赖,身体依赖的特性为患者终止药物的使用,则会产生戒断症状;而精神依赖的特点为停止用药后,患者极为渴求药物,且有寻觅药物的行为[4]。该现象的产生与药物滥用密切相关,用药者一般会自身给药,反复且大量的使用药物后,导致身体以及精神的紊乱,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其中海洛因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药物,毒品的蔓延使得患者误入歧途无法自拔,久而久之精神异常、意志淡薄,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对生命健康有着较大危害。因此对于阿片类药物成瘾患者治疗、护理尤为关键,可以帮助其脱离毒性环境,进而恢复健康。
对维持期戒毒患者而言,生物反馈结合心理护理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生物反馈对患者的生理变化有所了解,进而改进干预计划,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后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不良情绪改善明显,焦虑、抑郁评分均下降。本研究中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理解、关心、包容患者,加之冥想法训练可以改观患者的心境,进而减轻其对药物的依赖,长此以往形成良好的循环,患者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提高,对生活充满信心,也增加了心理、社会适应性,身体健康水平也有所恢复。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作用,其不良情绪改善明显。
参考文献
[1]王芳.阿片类药物依赖的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5,29(11):236-236,237.
[2] 吴云毅,汪海蓉,庄红平,等.对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心理干预前后疗效比较分析[J].延边医学,2014,37(29):83-85.
[3]李凤霞.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癌痛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4.
[4]沈美娟,曹海红.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8):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