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2018年2月~2019年11月期间的56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了观察,分别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对比两种方式的检查结果,同时分析胃镜检查的病理特点。结果:胃镜检查的阳性率为92.86%(52例),病理学检查阳性率是100%(56例),胃镜检查的误诊率为7.14%(4例),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诊断早期胃癌诊出息肉型(隆起型)患者24例,浅表型患者11例,溃疡型患者21例。结论: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虽然与病理活检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准确率较高,并可进行进行分型,建议在临床中推广此检查方式。
【关键词】胃镜;早期胃癌;鉴别分型;准确率;临床表现
胃癌是临床中发病率居第二位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近几年,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逐渐升高[1]。胃癌早期没有显著的临床表现,因此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较低,但早期胃癌可治愈,预后效果较好,较低的早期胃癌诊出率严重耽误了患者疾病的治疗。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有所提升,对胃癌的认知度和防范意识升高,也更积极的进行健康检查,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早期胃癌的诊出率。胃镜检查是临床中用于鉴别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主要手段,该检查方式经口部置入胃镜检查,可以直达病灶观察区域,从而发现比较细微的病变,对于早期胃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2]。故此,文章分析了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应用及临床意义,并对2018年2月~2019年11月期间的56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了观察,详细内容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2018年2月~2019年11月期间的56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了观察,分别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所选取患者年龄范围在46~84岁之间,平均年龄数据(62.4±1.3)岁,男性36例,女性20例。患者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不适、胃胀、呕血、黑便、食欲下降、不明原因消瘦、或者无症状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早期胃癌。(蓝色的可以删除,是回顾性分析)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设备使用OIYMPU S-260电子胃镜,检查前叮嘱患者空腹,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静脉给予短效麻醉剂,给予氧气吸入,而后经口置入胃镜,观察患者胃部粘膜情况,记录肉眼可见的病灶位置、病灶范围等,而后镜下取病变组织0.3~0.5cm大小约3块,将病理组织置入浓度为4%的甲醛溶液中进行固定,送病理科化验。(蓝色的可以不要,病理过程是病理科在做,我们只要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下的阳性检出率,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同时对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型,分别分为息肉型、浅表型和溃疡型三种类型。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数据以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P<0.05表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方式的检查结果分析
胃镜检查的阳性率为92.86%(52例),病理学检查阳性率是100%(56例),胃镜检查的误诊率为7.14%(4例),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比较
2.2胃镜检查结果分型
胃镜诊断早期胃癌诊出息肉型患者24例,浅表型患者11例,溃疡型患者21例,占比分别为42.86%、19.64%、37.50%。
3、讨论
胃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其在各类恶性肿瘤疾病中的发病率排位第二位,病死率排位第五。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因此其早期诊出率比较低,一般发展至中后期有明显症状后被诊出[3]。此时进行治疗的预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患者生活质量低下,死亡率也比较高。但是早期胃癌可治愈率在90%以上,预后效果较好,因此必须要提高早期胃癌的诊出率。
胃镜检查是临床中用于鉴别诊断胃肠道疾病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早期胃癌病灶变化比较细微,一般会在诊出疑似病例后进行病理活检,以避免误诊或是漏诊。多年来,胃镜技术不断发展,无痛胃镜被逐步应用在临床当中,患者对于检查的耐受性明显提高,镜检的分辨率也明显提升,提高了早期胃癌的诊出率。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胃镜检查与病理活检结果虽然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其阳性诊出率也达到了92.86%(52例),处于较高水平。胃镜用于诊断筛查早期胃癌的价值是比较高的,一般,胃镜下可见局部黏膜隆起,黏膜表面粗糙,分布有大小不一的结节,或是胃部有明显溃疡,基地附着白苔、污苔,边缘不规则,黏膜呈现颗粒状改变,边缘褪色、不整齐、腺管开口紊乱等表现,这些都可以作为胃镜诊断早期胃癌阳性的参考指标[4]。从研究结果2.2可以看出胃镜诊断早期胃癌还可进行分型鉴别,主要分为息肉型、浅表型和溃疡型三种类型,这与胃镜的影像学所见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胃镜对于早期胃癌的诊出率尚可,但是胃镜检查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或漏诊率,为进一步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联合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此外,还需结合胃癌发病的特征进行鉴别,例如对于超过40岁的高危发病人群、有胃溃疡病史人群、合并黑便与腹痛等显著症状的人群,需要加强关注,以便于及时的发现病情,尽早的进行治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金宝,张剑波,史琦玉.窄带成像联合放大胃镜技术在低级别瘤变和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28(12):996-999.
[2]郝泉,张吉平.探讨胃镜下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诊断的应用价值[J].健康大视野,2019,(21):212-213.
[3]蒋静.胃镜下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养生,2019,22(9):236.
[4]王丹,张丽莉.胃镜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癌症进展,2019,17(8):945-947,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