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本文运用了文献、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绿色建筑的定义及政策进行了研讨,阐述我国工程生态保护与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并适当提出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建筑业发展进程中,为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国策,绿色建筑的发展必然是重中之重。大力推行绿色建筑与工程生态保护措施的时机已经成熟。开展绿色建筑事业是推进我国节能减排,爱护环境,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改善民生,积极响应十九大推进现代化建设号召的必由之路。
1.绿色建筑的科学内涵
1.1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的含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争取最大努力节约资源,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建设和谐社会的要义。绿色建筑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的建筑设计逐渐转向生态角度,被视作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1.2对绿色建筑的理解
1.2.1建立绿色建筑的整体环境观
绿色建筑不仅仅是简单的几种技术的运用或者叠加,绿色建筑需要结合各个专业进行综合考虑最终作出决策,才能得以实现。用生态学角度去理解绿色建筑的整体环境观,即在全寿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与生态系统环境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这个过程贯穿建筑系统的各个建筑元素的绿色施工、安装以及使用过程。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国,疆域辽阔,资源具有多样性。各省份发展水平与资源条件有着不同的差异,因此对各地绿色建筑对要求应采取因地制宜政策。发展绿色建筑要通过不断解读当前大环境与绿色建筑的政策,反复认识并上升到实践的层次。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不能混淆绿色建筑与“绿化建筑”这一对概念范畴,绿化只是推进绿色建筑的手段之一。
1.3.1发展绿色建筑与工程生态保护的关系
工程生态保护是指,为使绿色建筑这一概念实现,需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恪守的一种规范标准。它是建设单位以建成绿色建筑为最终目的使用的一种治理手段。工程生态保护是发展绿色建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一个项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对周遭环境资源产生必然影响,注重工程生态保护则能够在过程中减少对场地环境的干扰。这种方法对于绿色建筑的技术水平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绿色施工建筑流程图可以得出“建筑施工”这一环节在满足设计文件要求的同时,使用一定材料、通过一定技术,摒弃谋求工期为目标的传统施工理念,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以高效利用资源为核心,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这是施工单位能够响应号召、继续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
2.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
2.1可持续发展下提高社会环境生态意识
要想同时契合各方面关于绿色建筑的要求,于是引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该体系能够帮助人们清楚了解关于绿色建筑评定方式的目标及预想结果。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也为管理者提供了具体考核的方法,该体系为决策部门建立了某种程度上的决策机制,也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平。
这种评价工具也为建筑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技术层面的指引方向,对提高全体社会环境的生态意识、鞭策建筑市场形成绿色需求有必然意义。
2.2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
绿色建筑能够给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空间。对于室内空气质量不良引发的病态建筑综合症,美国就将室内空气污染定性为五大能够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之一。然而现阶段,为了弥补技术理念的不足,各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全球绿色节能号召,政策不断推陈出新。热环境对于居民日常生活来说也极为重要。当然也会涉及节能问题。例如哈尔滨等寒冷地区,也能够在冬季基本达到室内温度标准。推进发展绿色建筑,也表体现了国家以人为本,坚持“五位一体”的目标。
2.3提高新兴产业发展机会
建筑业范围内积极相应国策、进行结构调整的主要方面是大力扶持以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为特点的新兴产业链。发展绿色建筑同时带动了相关新能源产业、绿色建材产业等。发展绿色建筑,势必拉动建筑行业及周边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与绿色节能理念相关的多种新型产业。这样一来,不仅贯彻了可持续发展国策,为国家经济贡献百分点,还能发展周边产业,增加岗位,满足当前就业形势需要。
3.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3.1国内绿色建筑开发现状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理念的认知与发展仍属成长阶段。理论方面还停留在从外国引进的理论与成果的较浅层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绿色建筑”以节能建筑为首要发展目标。
3.2绿色建筑权威标准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绿色建筑评价的技术准体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这是我国第一部绿色建筑综合评价国家标准, 适用于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三类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涉及六类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即: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
4.国内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不足
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不仅制定多项法律法规,供群众参考,还响应供给侧改革方针,制定一系列经济激励政策,着力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绿色建筑产业。但是,目前我国采取的政策措施存在许多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4.1对绿色建筑认识、工程生态保护存在偏差
认识层面上,由于缺乏普及与宣传,人们大多以为“绿色建筑”就是高科技的建筑。高科技建筑的概念下,成本必然十分之高。同样,作为消费者的群众基于对绿色建筑认识的不完善,对绿色建筑及其带来的效用的理解与准备并不深刻,也没有完全享受到绿色建筑带来的对生活质量的提高。
4.2绿色建筑的政策及法规缺乏明确具体的立法
法律层面上,目前我国并未确立对绿色建筑领域的法律规定,相应缺乏明确法律责任的准绳与处罚制度,且相关的部分法律过于陈旧,执行效力不大。
4.3有待增加绿色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
经济层面上,一些发达国家在不断改进立法的同时,经济激励政策方面起步早,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为不错的结果。我国由于起步较晚,虽然也存在对绿色建筑及其相关建筑行业进行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鼓励绿色建筑蓬勃发展,不过截至目前来看,国家尚未做出更多探索。
5.政策建议
5.1加明确绿色建筑的目标与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为建筑行业内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理念与发展方向,我们既要贯彻落这一指导理念,又要基于国情和各地生产发展水平、具体项目,进行有效作业,做好适合自身的工程建设。
5.2严格监督工程建设全过程生态保护
在现有的监理体系内,不断进行适合工程的创新,建立以“绿色建筑”为奥义的工程生态建设保护的最终目的。在审查施工图时加大绿色建筑审查力度,重视绿色建筑的审查内容,加强工程生态保护。
5.3完善绿色建筑的标准体系和法规制度、加大政策激励力度
政府也应加大对绿色建筑技术与工程生态保护的推广,保障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鼓励早日取得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的成果。政府应适度增长治理经费的投入力度,重视对相关产业、服务业的重视程度,改进完善金融相关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伟《国际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及与我国评估体系的对比研究》2011.
2.黄琪英《国内绿色建筑评价的研究》2005.
3.石超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