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整合分析

发表时间:2020/6/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2期   作者:王之超
[导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目标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

甘肃省永昌县水源中心小学 王之超   737205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目标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而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相结合,可以构建出更适合学生发展与成长的氛围,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养成有积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信息技术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上也逐渐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在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特点[1]。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均非常重视信息化的教学改革,旨在提升语文的教学效率。而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相互整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亟待改善。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化语文教学的特点相结合,才能确保教学环境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更好的提升。
        1.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忽略了生活化教学理论的深入分析
        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通过生活与教学课堂的相互沟通来创设教学情境,并通过生命状态来呈现教学内容。在此种教学形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密切的交流,而教学内容此时成为一种高效的载体,在交流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与学习观念。而在现阶段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虽然在使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但是自身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不存在充分、深刻的认识与研究。由于生活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也尚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也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需要改进自身的教学观念,避免“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这一现象的出现。
        1.2生活化教学内容没有得到全面拓展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生活化的主题是其中的常见素材。而宅语文学科的生活化教学中,其存在自身明显的界限,而不能是随意的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外延[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若是教学内容无法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时,则会导致教学内容的非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也认为语文教材与生活具有密切联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没有将其充分利用。教师对语文学科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缺乏全面的把握,从而致使教学内容也较为狭窄,不利于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外延与拓展。
        1.3生活化课堂教学转变为形式化教学
        在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中,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实践性以及自主性等方面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应当处于课堂上的主体位置。而在实际课堂上,教师通常无法有效的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联系,忽略了语文学习给学生生活带来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单纯的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出发,而没有重视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无法得到全面发展,生活化教学也沦为形式化教学。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普遍关注语文知识的系统性,而忽略了知识的实用性与生动性。单纯的将学生禁锢在知识与书本世界中,导致学生无法有效联系生活,使的小学生活化教学也流于形式,与生活化教学理念发生违背。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整合策略
        2.1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忽略了语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相互脱节的,同时教学课堂也凌驾与生活之上,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而通过生活化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而教师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时,可以创新自身的生活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得更强的体验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呈现出生活化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的理解难度进一步降低。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含义,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深层次思考。
        2.2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小学生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自身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无法持久的集中。而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凝聚注意力,延长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舒适、深度的学习环境,也可以引导学生融入文本描绘的学习情境中,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出适当的学习环境。通过信息技术来呈现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形象、生动、活泼等特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是相互符合的,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出适当的教学视频、图像、动画内容,可以说是一种另类的课文诠释,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认识课文。
        2.3信息技术使学生的作业方式更具灵活性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通常均比较差,而语文知识本身也较为重视理解,学生一旦脱离课堂之后,很难对再对课文产生深刻的认识。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采用作业的手段来巩固教学成果,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信息时代下,学生的作业方式也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可以转变的更为灵活多变。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进而走向社会与生活。
        2.4信息技术让学得好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展
        在信息化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中,教师的教学策略与理念出现了极大的变化。通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结合微课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给予学生更为自主、广泛的学习空间,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均有重要作用。通过微课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3.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有重要意义,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养成均有重要作用。而通过信息技术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6]。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教师在教学中也需注重信息技术使用的合理性,才能构建出更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刘绘华.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与“互联网+”的融和之路探寻[J]. 内蒙古教育, 2017,22(8):126-127.
[2]宋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途径与方法[J]. 读写算:教师版, 2017,20(9):135-135.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编号GS[2018]GHB3466)“兴发教学在语文生活化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