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科技时代,不拘一格的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任何模式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规矩和良好的习惯之上。变着法子“出其不意”,使班级里的四五十颗心拧成“争先恐后”的一颗心,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的精妙之招。
【关键词】 规矩 习惯 引导 悬念 幽默
高科技时代,不拘一格的课堂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任何模式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规矩和良好的习惯之上。培养良好的习惯,努力建立一个“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班集体至关重要。变着法子“出其不意”,是使班级里的四五十颗心拧成“争先恐后”的一颗心的精妙之招。
一、当“小先生”,一个引诱学生入戏的序幕
一切体验,都是对体验的体验。 ——邓晓芒
在学生眼里,三尺讲台是一片神秘之地。台上的老师有一种令人生畏的感觉。三尺讲台,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纵然这三尺舞台上的表演者再精彩,学生们也有看腻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互换一下角色,让自己的学生走上讲台当回“小先生”,是一个引诱学生入戏的序幕。
新授ai ei ui 复韵母时,我把6张单韵母卡片发给学生,一上课就让学生上讲台当小先生,带领大家读张大嘴巴aaa,以及a的四声,读后,把卡片粘贴在黑板上,这样复习导入,上课伊始,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巧设悬念,一个让学生主动走的技巧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
悬念,它是未知通向已知的一道神奇的门,打开这道门豁然开朗的时候,不知不觉,悬念亦不再,于是,一切都淡了;但是,门未开时,扑朔迷离揣测连绵,人人都急切地想知道答案。在课堂上巧设悬念,不失为是一个让学生主动走的好方法。
简简单单的语言可以使我们一年级的孩子产生好奇的心理。有研究表明,经过10-20分钟的注意起伏,便会导致注意不随意地离开客体,因此,课堂上悬念的设置,既可以使学生引起重视,又可以消除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
(三)幽默艺术,一种融合师生关系的智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于器”。——《论语》
幽默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它是教学的利器。
在一堂课教学了20来分钟时间后,我发现刚入学才十几天的孩子坐不住了,就学着电视中的教练那样伸出双手并有节奏地说着:“伸出你的手,跟我一起来——做做操”,学生就会兴奋起来。“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幽默艺术,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欢笑;幽默艺术,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理解;幽默艺术,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信心。它是一个融合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一种智慧。我们作为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这方面的修养。
(四)肢体语言,一个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方式
“教室管理常规的建立,90%可以依赖肢体语言的发挥。——美国费得瑞克.琼斯
教育是面向学生心灵的一门精细活,在一些特殊的时机,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信任的微笑,都能荡开学生渴求赏识的心扉,激发其进步的热情。肢体语言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多感官的学习法”,非常符合现代教育的潮流。
当发现有一个学生在悄悄地挪动双手开小差时,我朝着他努努嘴巴,他眼明手快,马上就把手放好了。当学生做得很出色,老师就伸出大拇指奖励他,他会非常开心。当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争先恐后想回答时,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进行思考,老师自己得到真实的反馈,就顺势来一个,说给老师的耳朵听,和老师说悄悄话。这样,老师把自己的耳朵靠近学生的嘴巴听他回答,学生的那份心情,以及他们学习的尽头那是不言而喻的。
今日的老师就如同孙悟空一般,要学会七十二变,甚至更多的招式抓住学生的心。肢体语言是现成的教具,是最富有表情的流露,是满怀爱心的晴雨表!
(五)动静结合,一个引发参与意识的途径
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
学习的能力,拥有自己去学习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
在我们的课堂上不应该只有“听话”的学生,更应有许多敢于表现的学生,前提就是我们老师要为他们提供一种环境。比如在课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我被深深地感动着。就是由于感动,所以我站在了学生的角度,随机应变生成资源,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把预设中是“挑选一个表现最好的学生当小老师,把一些声母复习一遍的,改成了把卡片一张张地发给了11个学生,让他们站在讲台前(后来改成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当小老师”。一节课下来,都那么专注:声音是响亮的,眼睛是看着老师的,双手是摆得好好的,背是挺得直直的。我感动着。
(六)多种鼓励,一个激发求知欲望的手段
人人都喜欢被称赞,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表扬。——林肯
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教师的及时表扬和鼓励,是促使学生“事事顺利”的“加速器”、“添油机”、“助跑器”。老师不失时机地鼓励、表扬就是学生战胜学习困难的动力,是一针买不来的强心剂!
1.用商量的口吻引导。“你们很累了,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课中操,好吗?”“我们再练一遍,可以吗?”这,是“春风温暖人心”的亲近。
2. 用夸张的语气鼓励。“你比演说家还讲得好!”“你好像是一匹骏马,真厉害!”“声音像百灵鸟,让人陶醉!”“太了不起啦,老师比不过你!”这,是“大胆展示自己”的激发。
3. 用公正的语言点化。“谁一次都没有上来过?”这时候,正当有一个学生拿着卡片准备走向讲台,又退回座位。原来当他听说,应该把锻炼的机会给更多的同学时,他就这样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为他人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是“心中有他人”的植入。
高科技时代呼唤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彩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良好的习惯、规范的课堂教学常规将永远是我们成功进行课堂教学的保证,是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在“减负”中“增效”落到实处的保证!
参考资料:
1.《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2版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4
2.《快乐语文》全国模范班主任(任小艾)的发言稿
3.班主任兵法(上)作者:平和http://www.bzr.com.cn/detail.asp?n_id=902
4.《名师最有效的沟通艺术》 丛书编委会主任:顾明远 主编: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