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互动及协同推进探析

发表时间:2020/6/4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3期   作者:李法鹏 王博
[导读] 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协调发展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有效提高扶贫工作的准确性,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够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教育,提高扶贫和基层党建水平的有效性,建立经济联盟以减少贫困人数,并实行责任担保制度。
玉门油田分公司  甘肃省  酒泉市  735019
        摘要: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协调发展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有效提高扶贫工作的准确性,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够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教育,提高扶贫和基层党建水平的有效性,建立经济联盟以减少贫困人数,并实行责任担保制度。
        关键词:基层党建;精准扶贫;协同推进
       
       
在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开展有原则的党建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贫困人数的同时,也要提高基层党建的领导能力,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建立与精准扶贫的协调发展。当然建立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的协调发展有一定困难性,必须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协调党组织与人民团体、党员和贫困人群之间的关系。
        1基层党建是精准扶贫实施的保障
        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执行精准扶贫政策的前提,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仅是精准扶贫政策的直接实施者,而且还是扎根于贫困地区,了解大多数贫困状况的人。因此,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尤为重要。从党的观点来看,精准扶贫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一步,因此需要将扶贫的成败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基层党组织能够将群众聚集在一起,了解群众的困难,帮助穷人摆脱贫困是非常重要要的一件事,党原员干部是党的形象的完美代言人。对精准扶贫效果而言,精准扶贫措施的实施程度与基层党组织息息相关。如果党组织能够充分理解国家政策,充分了解贫困地区的现状,并且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交织的基础上科学的规划贫困地区的发展,将带领贫困人群走上真正的脱贫之路,该地区脱贫步伐将得到有效加快,与全面小康社会的距离将越来越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环境下的脱贫理论将不断丰富。从贫困人员的角度来看,最能直接表达自己诉求的人是基层党员。因此,要加强根深蒂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党员和基层干部成为提高人们生活的基础,帮助有需要的人们申请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为有需要的人谋划发展之路。这不仅有助于帮助脱贫工作的进行,让更多的贫困人群得到国家的支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2基层党建可以提升精准扶贫的工作效率
        第一,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思想上的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和精准扶贫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有效提高脱贫工作的准确性。基层党组织在思想上起着关键作用,让人们了解到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放弃了传统的脱贫的观念,按照国家的扶贫政策进行贯彻落实,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好精准扶贫宣传教育,可以增强人们摆脱贫困的信心,提高经济水平,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二,发挥基层党员的模范领导作用。在基层党组织中,成员要有一定的先进思想和文化水平,作为扶贫项目的实施者,有利于提高扶贫工作的有效性。以敢于创新和敢于挑战的杰出党员为例,可以帮助穷人克服旧观念。当基层党员领导的扶贫项目取得成果时,其他人自然会增加对这一项目的认识,一旦某些人的收入明显增加,将鼓励其他人进行创业活动,形成良好的“先富带后富”局面,并提高扶贫效率。


        第三,发挥基层党组织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基层党组织是联系党和群众之间的纽带。基层党组织是最了解基层生活,能够和群众建立亲密关系。一方面,党组织必须作为桥梁纽带,积极执行国家扶贫政策,根据农村地区的现状改善扶贫措施,实现贫困人口的快速脱贫。另一方面,有必要向上级组织及时汇报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并向扶贫部门提供有关扶贫对象的基本信息,基层党组织需要协调扶贫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在精准扶贫领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
        3精准扶贫可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
        精准扶贫是根据我国国情由党中央开展的扶贫发展道路。精准扶贫自成立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党与群众之间的纽带,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党和政府通过与基层人民的沟通,了解了人民的需求,增加了党员干部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为改善人民群众打下了良好基础。
        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以减少贫困人数,有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对党的建设新要求,提出了建设学习、服务和创新的执政党。彰显了党中央与习近平同志对扶贫工作的决心,从根本上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方向。当前,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比较困难,特别是在开展党建工作中,实施精确扶贫的战略难度更大。因此,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必须要有决心来解决这些困难,不断调整措施和思想,以更灵活,创新的方式贯彻党的扶贫政策。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有助于加强群众与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始终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对贫困人口采集信息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成员可以深入了解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为促进后期扶贫政策铺平道路。同时,实施扶贫政策还可以激发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使人们自发地监督扶贫和党建工作的目标方向,提高扶贫工作的执行和透明度。通过精准扶贫和基层党组织之间的相互协同发展,可以更好的帮助贫困人口找到致富道路,能够从根本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帮助贫困人口可以远离贫困,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此基层党组织应该努力整合社会资源,创造出贫困群体共同参与的经济联合体,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4结束语
        实现精准扶贫工作,要充分发挥政治和体制优势,以精准扶贫为基本战略,坚持相互促进发展和经济发展。在社会方面,坚持精准扶贫与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坚持发展扶贫和生态保护,坚持精准扶贫保障、促进减贫工作、要将团结、毅力和决心联合在一起,采取非常规的措施,展现优秀的扶贫方法,并利用全党和全社会的力量来赢得胜利,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尽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田骄.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何以协同并进[J].人民论坛,2018,610(29):114-115.
        [2]晁钟丹,牛余凤.精准扶贫战略下的农村基层党建探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7(3):30-32.
        [3]文丰安.新时代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协同推进的思考[J].新视野,2019,213(03):19-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