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App提高小学体育作业教学质量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6/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刘冬
[导读] 当代小学体育课的主要针对对象处在比较特殊年龄段的儿童,体育课堂更吸引学生的是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学方式的特殊性。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德胜小学   刘冬

摘要:当代小学体育课的主要针对对象处在比较特殊年龄段的儿童,体育课堂更吸引学生的是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学方式的特殊性。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移动终端app作为新时代互联网的产物,也成为了一种新的互联网教学手段,逐渐的被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推动着教育手段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本文对当下应用市场下载量比较靠前的六种运动类app进行分析,分析了运动app对于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的重要意义,并且探讨小学体育教师如何根据小学生特有的心理状态,选择更适合小学生的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小学生对于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进一步提升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运动app;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活用
        学校设置的体育课与其他课程一样,需要学生课堂内外的时间都有对体育课的内容产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目标需要学生运用大量的课外活动来完成。当然,体育课课堂教学质量高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多数的学习内容还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反复的实践与锻炼。所以课堂内学会了哪一个体育活动或者内容,还没有达到体育课的学习目标。因此,体育教师布置课外体育作业是尤为重要的。在当代社会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已经运用到小学课堂教学当中,但在体育课程中的运用率却非常低。小学传统的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认为体育课程属于户外课程,布置的课后作业很多学生也是敷衍了事,因此,本文针对运动app的“线上教学”和“数据记录”功能在小学体育课堂和课后作业的运用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旨在活用运动app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作业的质量。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1.1体育作业的完成程度得不到有效的监督
        原有的体育课后作业形式都是体育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在课下或者回家的时间自主进行联系,很多学生的自主性不强,对于课后作业的完成也是拖拖拉拉,而教师不能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再加之家长掌握不到学生体育课所学内容,也不能在体育作业的完成上花时间对学生给予辅导。
        1.2布置作业的内容模板化,缺乏针对性 
        小学生的体育基础差异性很大,包括身体素质,领悟程度都有所不同,千篇一律的课后作业形式对于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无法满足,对于基础好的达不到拔高的效果,对于基础差的又怎么努力都做不到,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基于这种情况,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中应尊重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记录每一个学生的运动基础和运动偏好,是一件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的事情,缺乏相应的实际经验。最终导致因材施教只成为了学校一句响亮的口号。
        1.3课程模式老板,缺乏创新
        一直以来,小学体育课程一直运用传统的课程模式,“课程开始——准备活动——课堂主要内容——结束语”。多数教师运用教师运用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对练习情况进行总结这种千篇一律的模式,尤其年龄比较大的体育教师,从开始上课就运用这套课程模式,几十年没变过。在课程开始之前,先进行热身运动,慢跑两圈,慢走一圈,或者热身操等,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但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体育课的积极性。这种模式忽略了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一味的进行“填鸭式” 的教育,达不到教育效果的同时还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4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效果不理想
        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学校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现在大部分学生离开学校就基本上与体育训练告别了,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坚持系统的锻炼,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达到正常的运动量,达不到体育技能方面和提升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功效。
        二、现有的几种运动app分析
        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就是安卓系统和苹果iOS系统,笔者针对安卓系统和苹果iOS系统软件商店中下载量前六名的几款运动app进行了功能和使用感受等方面的分析,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类运动app层出不穷,功能也极其繁多,本次分析只针对运动app中可以辅助体育课程教学的功能进行统计和分析,比如“线上教学”、“数据记录”、“锻炼计划”等功能。



        根据笔者统计结果显示,很大一部分运动类app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都可以起到辅助作用,部分app还有“饮食推荐”和“健身装备”的功能。运动app对于学生锻炼计划的规划、运动记录数据的记录以及线上教学这些方面的基础需求都可以满足,市面上绝大多数运动app都拥有这几类功能,由此可见,合理运用运动app的“线上教学”和“数据记录”功能对于提升小学生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和课后作业的质量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附统计结果
        三、运动app包含的功能如何运用到小学体育课程和课后作业的布置当中
        3.1“线上教学”功能的运用
        所谓“线上教学”功能是指通过体育教师与学生线上视频或者传输图片或者文字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和指导,“线上教学”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内容更加多样化,课堂形式也更加创新具有趣味性,教学内容更加专业合理,操作也更简单,将这种形式融入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意义深远。笔者根据我校使用的运动app的功能,分析了如何将这几种功能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如图片所示。
        3.2课前热身运动和课后放松运动
        传统的课前热身运动以慢跑为主,很难吸引学生的关注度,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在运动app中挑选和课程符合度较高的热身运动,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把热身运动的内容给到学生,运动app中的热身运动一般都是伴随着音乐进行的,这样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运动后的拉伸放松运动有缓解肌肉酸痛,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提高肌肉系统的恢复能力,提升身体的柔韧性,防止有、剧烈运动后肌肉僵硬等多种好处。体育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运动后拉伸的好习惯,避免很多学生在剧烈运动结束后,直接就地休息。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配以不同的拉伸动作,体育教师根据本堂课的运动项目在app中搜索相应的拉伸运动,进行剧烈运动的拉伸放松训练。例如“keep”app中的“跑后拉伸”。
        四、“体育天天练”app如何运用到小学生体育课后作业
         “体育天天练”app中添加了“必练项目”“身体素质练习”“自我评价”“亲子同练”“打卡”等功能,虽然没有市面上运动app的功能齐全,但胜在更适合小学生在体育课后作业中的运用,操作更简便,界面更简洁。
        “必练项目”:将体育课堂中学习过的知识设置为必练项目,对学生的完成度教师可以实时掌握,而且项目内有具体标准的教学内容,防止有些年龄较小的同学在课堂上 掌握较好,但在放学回家或者长假期时对内容掌握不够扎实,或者动作技能等有不标准的地方,防止学生得到身体受到不标准动作的伤害。
        “身体素质练习”:这个项目属于学生选修的内容,适用于体育基础和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拔高联系,对于身体素质不是特别好的同学也可以通过一点点的积累来逐渐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自我评价”:每结束一项内容,都会有积分的奖励和对学生鼓励的话语,学生可以通过积分的变动对自己的运动水平进行评价,从这个联系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一次促进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逐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亲子同练”:这一项目可以促进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家长陪同,一是可以提升安全性,家长可以对学生的运动安全进行保障和监督,有人陪同也可以防止学生有半途而废,中途放弃的想法,同时也加深亲子互动,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打卡”:打卡功能有利于教师对于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不会像传统的课后作业模式一样,教师布置下去以后,无从下手来判断学生究竟做了没有,练了没有,这一功能可以对学生进行监督。
        结束语
        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活用app这一话题进行分析,对于市面上多款app进行了分析统计,对于市面上的几种app与“运动天天练”app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深度挖掘“运动天天练”app在小学生课后作业布置方面运用的可行性,提高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朱子清.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212
[2]李海虹.移动 App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7):31-3
[3]杨喆.“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J].河北企业,2017(4):186-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