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施路径探微

发表时间:2020/6/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黄宏财
[导读] 教学应该更加多样化并且注重向现实生活贴近,在数学这一门科目的教学中也不例外。

广西省那坡县城厢镇中心小学      黄宏财

摘要:教学应该更加多样化并且注重向现实生活贴近,在数学这一门科目的教学中也不例外。我国的义务教育教学标准中提出“针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要切实考虑到这一时期学生各方面的实际学习情况,不论是教学的题材还是辅助教学的素材都应更趋向多样性,以更为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只有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才能真正意义上赋予学生客观实用的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路径探微
        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实施,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联系起来进行课堂教学。通过更具现实意义和生活化的教学指导,将小学数学的教学知识点进行整合,从而实现生活化教学策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进步。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更好地丰富小学数学课堂,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更深地认识到数学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运用能力。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面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课堂的呈现,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是否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年级较小,自身的学习意志力和自控能力都较差,且身心都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时期,教师需要切实的考虑到这一时期学生的特性。所以,教师需要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多从生活中进行教学内容的取材,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更具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取材,可以借助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做文章,促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不在单一枯燥,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快速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方案定制时,首先将小学数学加血教材中的内容都大概的浏览一遍,之后根据已知的教学信息有针对的敲定最后教学方案,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教学。例如,现下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材中都会设有一个“趣味数学”、“生活数学”这样一个单元,由于教材原有的单元设计,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生活化,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目前的实际学习情况,用着一个单元进行设计,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彻底的融入到课堂之中。课堂更趋于生活化,学上也更易于接受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便于后续教学更顺利地实施。
        二、生活化教学问题、教学情境
        问题的提出是引发学生求知欲,刺激学生学习兴趣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适用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在上课之后更快速的进入学习的状态,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深刻的理解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将教学问题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更好地实现数学问题的思考,将提出问题、发现规律、巩固练习这一系列的过程做到更好。
        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最简单的“加减乘除”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更具生活化的问题,用更具深化的问题导入教学,之后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推动学生学习,使学生更快地集中精神,专注学习。“超市购物”、“文具购买”、“游戏捉迷藏”等都可以拿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这些学生熟悉的场景和事物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师更顺利的引导学生思考。不管是对于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还是对于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所以教学问题、教学情境皆需生活化。
        三、生活化教学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被人们广泛运用,所以生活化教学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之中和课堂教学之中。只有教会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数学能力全面的培养和提升,才能实现小学数学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一直以来接触的都是书本中冷冰冰、死气沉沉的数学概念和公式,长期的接触学习且教学的方式一成不变,就会容易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和无聊,进而影响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
        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对于社会和国家而言毫无用处,所以教师注重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更科学合理的生活化教出来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例如,教师在小学高年级“分数加减法”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实施教学,就用班级中的人数进行提问“班级中一共有40人,请问班级中的男生的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简单的问题进行教学切入,迅速帮助学生回想上一节课已经学过的分数相关知识,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思考和研究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数学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帮助学生延伸数学思维。
        结语:学习源于生活,最终用于生活,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数学实践精神的培养、数学创新能力的增强都或多或少的来自生活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在教学方式上单一化和形式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更适用于现阶段的小学生,可以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取材,用于课堂教学,加强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更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理解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学习的认知。
参考文献:
[1]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104-105.
[2]吴小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5(12):6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