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讨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消化内科疾病属于临床当中最常见的多发疾病,收治的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而目前导致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因素有很多,病因情况类似,在临床治疗中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因此,本文在分析消化内科的一些常见疾病理论的基础上,对相关治疗手段进行了探讨,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利的依据。现将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报告汇报如下:
关键词:消化内科;常见病;治疗;分析
引言:随着当前我国经济水平日益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逐步改善,诸多问题也随之显现。从近年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消化内科疾病的患者在逐年递增。根据目前医院胃肠疾病的数据,胃肠道疾病是综合性,多样性和传染性的。治疗恢复缓慢,复发率高,主要原因是慢性复发性疾病的原因和各种气候突变,饮食不合理,上呼吸道感染,疲劳或心情不好,自动停药或使用药物刺激胃会引起许多不明原因的消化疾病,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较为多元化,其中由于各种因素所致的胃肠运动异常的常见性疾病、多发疾病,它被称为胃肠动力障碍。针灸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效果。结合内科常见病理论,详细分析了针灸对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1)
1临床研究
1.1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肠道功能的易激性是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中医称之为"泄泻",源于脾肾虚弱。郑关毅曾运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定期对50例患者的双侧足三里进行针刺,有效率为93%(2)。刘桂珍曾应用针灸配合心理疏导的治疗措施有效治疗100例患者,对患者的足三里、内关、中脘、天枢、太冲等穴位实施针刺,并用艾条悬灸神阙穴,30分钟,1-6个疗程,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运用针灸干预心理护理的治愈率为75%,有效率为96%,与单纯针灸治疗相比,统计学意义显著。
1.2麻痹性肠梗阻
本病是由肠肌神经病变引起的肠壁肌肉运动功能障碍,会引起肠道无力,肠腔内容物通过屏障。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是主要组。在中医中,"肠结","关ge",多是由于脾肾气虚,胃肠传导无力。邱晓玲治疗足三里,天枢,刁和齐海针灸治疗50例。每日电针在舒适的日子里,足三里一次,10次为一疗程。在第二个疗程中,天枢和足三里注射黄芪注射液。经过两个疗程,效果非常好。此外,据记载,马天伟针对40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进行针刺和耳穴贴压,针对患者两侧的足三里和内关合谷穴。如果患者有呕吐,根据哮喘患者的缓解方法,公孙捻至腹泻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刺实施后,检测并提取耳穴,胃,交感神经和大肠神经,并将针刺颗粒压在穴位上,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3)。
1.3胃轻瘫
此病的主要特点为胃排空延缓,通常在手术后发生糖尿病和胃病的患者,研究表明:胃动力障碍的发病机制是一个主要的致病因素,胃肠蠕动的胃下降顺应胃电活动所在的异常发生,到位,是密切相关的中医的发病机制认为,该病主要是气虚,脾胃受损,二是胃,肝,胃引起的精神疾病,研究表明,引起脾脏疾病和临床治疗。针刺足三里,舒三里穴和耳穴治疗胃瘫30例,治愈率75%。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4胃肠功能紊乱
本病又称胃肠神经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功能性疾病。通常,病人没有器质性疾病。主要原因是精神刺激或疲劳。中医认为,本病是由脾胃、脾阳受损或转运功能障碍和不健康引起的功能障碍所致。据研究资料显示,曹飞用温针灸法治疗足三里两侧30例患者。每针时间为半小时,效果较好。与药物对照组比较,[4]有显著统计学意义(4)。
2基础研究
2.1针刺治疗对胃蠕动的影响
胃镜检查和B观察发现,针刺足三里可以缓解患者胃紧张,对贲门,体,幽门和幽门有缓慢的闭合作用,胃功稳定,胃功逐渐减慢。正常。研究表明,足三里具有胃运动的双向调节作用。正常情况下,针刺后胃蠕动波的频率和幅度明显增加。因此,针灸对消化功能的影响与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临床上,对于无法在胃镜下闭合幽门环的患者,针灸足三里可以放松幽门环。对于幽门环的异常状态,针灸可以产生幽门开合的双向效应。通过内镜压力测量,发现在胃肠动力障碍患者中,针刺足三里能显着增加幽门括约肌收缩的幅度和频率,导致胃运动频率增加。研究表明,针刺可加速胃排空并抑制利血平大鼠。此外,针灸可以增加胃窦的体积。 B超检查显示,针刺足三里穴,上穴,重阳穴和中心点可明显增加胃窦面积,而足三里穴仅一点可改变胃窦上下径和前窦内翻(5)。
2.2针刺对肠道运动的双向调节效果
在以往的动物实验中发现,针刺足三里可明显抑制高强度小肠,促进静止小肠的运动。针刺能促进小鼠肠道运动,艾灸有抑制作用。针刺对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肠蠕动作用减弱,对副交感神经腹泻引起的肠蠕动有抑制作用。对于胃肠手术后的患者,针刺可以缩短肠道声音的恢复时间。x线检查可观察到针刺可增加肠蠕动。不同的方法对肠道运动有不同的影响。针刺三兔,强刺激可抑制肠蠕动,而弱刺激或单针留置可增加肠蠕动(6)。
3小结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的一些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通过针刺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疗效理想,治疗效果显著。这一领域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阐明针刺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萍。探讨胃肠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用药[J]。中国的处方引用本文:《医学》,2015,12(33):97-98。
[2]吴灵。胃肠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与用药[J]。世界上最新的医学信件引用本文:《国际文摘》,2016,16(80):99。
[3]朱献忠、徐祖贤、杨厚山,等。超声引导下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一]。张建军。2006浙江超声医学年会论文[C].2014,23(88):222。
[4]董英。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对策[J]。世界上最新的医疗信息摘要,2016,16(57):125。
[5]王晓丽、贾明宇、周占义,等。分析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对策讨论与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0):85。
[6]张伟红,陈琴,王芳,等。武汉市儿童医院输液药品不良反应303例分析[J]。引用本文:《医学先驱报》,2014,33(4):530-533。
姓名:肖娟 出生年月:1982.5.17. 性别:女 籍贯:山西芮城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内科系统常见疾病 科室: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