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20/6/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梁红英
[导读] 探讨失眠症采取藏医治疗的临床效果。
梁红英   
(云南省迪庆州藏医院;云南迪庆674400)
【摘要】目的 探讨失眠症采取藏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100例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标注法分组,各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常规西医治疗与藏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组间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评分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组间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失眠症采取藏医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治疗总有效率,确保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实践。
【关键词】失眠症;西医治疗;藏医治疗;临床效果
失眠是一类睡眠障碍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长期失眠会使患者无法保证充足精力,从而引发一系列负面情绪,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身体健康及日常工作。藏医治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保障青藏高原及周围区域居民的健康。藏医外治学治疗形式包括按摩、金针、涂擦、火灸、药浴、外敷、霍尔美。藏医外治学在长期医学实践中,积累了有效的治疗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适用于防治失眠症状。此次我院围绕失眠症采取藏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筛选100例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标注法分组,各50例,观察组中有26例女性、24例男性,年龄区间23-67岁,均值(44.57±2.37)岁,病程区间1-10年,均值(5.03±0.78)年;对照组中有28例女性、22例男性,年龄区间24-68岁,均值(45.28±2.15)岁,病程区间1-10年,均值(5.13±0.47)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分析,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
给予患者艾司唑仑片(生产厂家: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32021079),行口服治疗,1次2mg,1天1次,于睡前半小时服用,1个疗程为10天,共行2个疗程治疗。
1.2.2观察组采取藏医治疗
针对失眠症特征,调节隆偏盛上为治疗的关键点,实施煳尔美外治治疗的主要目的为调节三因、压制偏盛的隆,选择调节隆偏盛的药物包括白石英、小茴香、酥油、肉豆蔻、白石英。穴位:头颈部选囟会穴、玉枕、百会、大椎、风府、风池、太阳穴。躯干部选前胸的心俞、灵台、膻中、命门。四肢选拉特添加涌泉、内关穴,再增加失眠点穴。
方法:研碎白石英1g、小茴香2g、肉豆蔻2g,将其放入纱布中,并将小木棍于中间位置插入,包成小包扎紧,将30g酥油放入小茶缸,用电炉或电磁炉加热化开后,浸入这一小包药,在药包完全渗透酥油后,将药包取出,之后擦拭多余油分,在各穴依次温灸,注意防止烫伤,在药包慢慢变凉时,进行再次加热,重复使用,每天2次。
1.3 观察指标
采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100例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进行评价,评分与临床效果呈反比。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深度睡眠,醒后具有充沛精力为显效;睡眠时间在3-6小时,明显改善睡眠质量为有效;经治疗仍存在入睡困难情况为无效[1]。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数据用SPSS21.0软件整理,定数资料用[n(%)]描述,行x²检验,定量资料用(±s)描述,行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   
组间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评分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对比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各28、19、3例,治疗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各24、16、10例,治疗有效率为80.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t=4.332;P=0.037)
3 讨论
失眠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在临床中很常见,很难治疗,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现阶段,维持适度运动、规律安排生活、树立信心、心理行为治疗、睡前放松心情及自我调节为常见的失眠症调节方法,西医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但该类药物存在着较大的副作用,患者长时间服用后,会增加依赖性,无法彻底根治。藏医煳尔美治疗失眠症,是通过改进传统治疗失眠症方法,缩短患者治疗周期,降低医疗费用,预防复发[2]。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加快生活节奏,患者开始具备较高的服用药品条件,人们也开始改变原有的消费观念,都在追求“天然药物”,保证药物的环保、天然及无副作用,而藏医药治疗与这一发展趋势相符,具有便捷、有效的优势,中草药来源于自然,比较工业合成的西药,出现副作用的概率更低,在治疗失眠症时,藏医药有着丰富经验,现行治疗方法的依据为藏医药理论,运用现代的评价方式,细化藏医治疗方案,保证临床效果[3]。本次试验主要对失眠症采取常规西医与藏医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1.23±0.42)分的入睡时间、(1.26±0.34)分的睡眠时间、(1.10±0.31)分的睡眠质量、(1.25±0.39)分的睡眠效率比对照组更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失眠症采取藏医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治疗总有效率,确保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桑吉才让, 仁青措. 藏医对预防与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 24(01):7-8.
[2]贡保东知, 罗晴方, 余羊羊, 等. 基于数据挖掘和整合药理学平台的藏医治疗脾胃病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8, 43(16):124-125.
[3]尕玛松毛, 尕藏多杰. 藏医经典《四部医典》胆囊结石特色疗法浅述[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9,25(3):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