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创新方式 齐龙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2期   作者:齐龙
[导读] 本文首先说明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应遵循的原则,然后探讨了三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创新技术应用要点,最后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保证措施。
摘要:本文首先说明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应遵循的原则,然后探讨了三种建筑工程施工的创新技术应用要点,最后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保证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创新;大体积混凝土;防水;钢筋绑扎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国家对于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十分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在该背景下飞速发展。相应的工程设计的理论,材料的应用规范,工程质量的检验等方面已经渐渐成熟,而且根据我国既有建设工程来看,已经去了可观的成果。但是细致的分析我国土木工程现状,仍会发现有许多问题出现,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及时的找寻最为有效,最为合理,最为科学改善措施,为我国土木工程发展扫除道路上的障碍。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1.1混凝土结构施工 在施工中,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为现浇法,主要是在施工的工程现场进行浇筑混凝土,在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都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浇筑混凝土,适用范围很广。另一种为预应力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首先了解工程的钢筋结构以及刚性的延展性。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节约成本,浇注之后的质量较好,在业内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使用该种方法时,要保证在预置模的准确性,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 1.2地基基础施工 桩基施工是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关键。在设计桩基时,可以考虑两类极限状态的承载设计,分别是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承载极限以及承重状态下的承载极限。根据建筑物的特征、施工要求、工程用途等引述,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变形程度,具体标准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桩基设计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桩基按照承载的性状进行分类,摩擦桩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我们将其称作端承摩擦桩。该种类型的桩基,在承载能力接近极限时,桩体顶端所受正压力,桩体的侧面不受压力,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第二种我们称为典型摩擦桩,这种摩擦桩在承载能力处于极限时,主要是由桩体的侧面对力进行分担,而桩体的竖直方向几乎不受力。在制作桩体时,成桩的方法有木桩、挤土桩和部分挤土桩。制作基础桩的过程并不是单一的,一般情况下,材料是由木材、混凝土和钢筋混合而成。具体应用那种材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1.3钢结构施工 钢结构施工在土木工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制作构件的吊装。这项工作在施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如场地的清理、相关道路的修筑、基础建设的准备、吊装的相关设备检测、运输等。在钢构运送至场地后,首先用木托进行垫底,防止钢构损坏和偏移,并且对于表面进行清洁,之后进行钢构的安装工作,在安装过程中准备好氧气和乙炔等焊接设备和材料,并且要同时准备好灭火设备,要提高对火灾等的防护等级,做到安全施工。此外,在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关于焊接点、螺栓等部分的施工。在处理该类连接问题时,要注意连接方式的选择,如果是经常拆解的部分,最好使用螺栓进行固定,若该部分相对固定,并且需要承载多方面力的荷载,则可以进行焊接作业。总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钢构的具体连接方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土木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1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行信息时代,社会各行各业为了能抢占市场竞争的先机,纷纷开始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土木工程也不例外,开始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在土木工程工程技术的信息化发展中,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科技支持。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改进施工技术,并能为施工的全过程提供科学的监控和管理方法,促进施工成本的降低和施工质量的提升。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土木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地形勘测、土木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竣工和验收等,都可以实现信息化建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实现高难度的土木施工,例如在高层建筑中比较常见的垂直控制和对大面积混凝土结构的控制等,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完成。同时,如果将GPS和GIS技术和地理信息结合起来,甚至可以对土木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调控。 2.2自动化发展趋势 在土木工程技术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之下,其必然会出现自动化发展趋势。如果土木工程能够实现实时的动态现场监控,就有可能实现土木工程的自动化管理和施工。在未来的发展中,土木工程还有可能引入流水线的作业理念和成套的施工技术,促进标准化生产的实现,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效率。 2.3地下空间发展趋势 调查显示,我国已经有20几个城市从地下空间的角度实现建设和开发,其中比较凸显的是地铁系统化工程的规划与实施。当前,我国已经建成地铁和轻轨项目较多,总程度大约为32km,还有很多工程正处于建设时期。从一点层面来讲,地铁和轻轨工程的建设对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与许多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相比,我国的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仍然存在很多局限性,需要我国土木工程方学习好借鉴国外先进水平,以促进我国地下空间的建设和开发为目的。例如,具有典型代表的是日本东京八重洲地下街,该地下街的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且工程共有三层,面积达到70km,地下街无论是安全、美观还是实用性都比较强:再比如位于俄罗斯莫斯科的切尔坦小区内部的地下商业街,虽然它的总体面积没有日本东京八重洲地下街的面积大,但是确是世界上最深的地下街,其深度大致为70-100米。 2.4绿色生态化发展趋势 从根本上来说,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和利用就是土木工程的本质特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理念必将对土木工程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使其在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中进行合理控制,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也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目前,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的普及证明,绿色化和生态化是土木工程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通过绿色施工工艺和节能环保材料的普遍使用,土木工程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会大大减少。 2.5科技化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是推动土木工程技术发展的巨大助力,其信息化、自动化和绿色生态化的实现都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持。新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可以进一步拓宽土木工程的前景市场,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续力量。目前,大面积混凝土的结构施工和高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已证明了这一点。 3结语 土木工程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积极引进了多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开始使用预应力技术和结构设计日臻完善,认为其必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生态化和科技化等方向发展,以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薇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创新方式[J].建材与装饰,2020(10):21-22. [2]潘箫.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创新方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2):252-253. [3]申达森.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要点研究[J].门窗,2019(23):2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