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2期   作者:何建春
[导读] 本文就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展开探析,以期促进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健康长效发展。
        摘要: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物资采购管理在企业经营全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物资采购各个环节的高效管理,能够保障国有企业采购产品的质量,控制采购成本,为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奠定坚实基础[2]。然而,目前在国有企业对物资采购展开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展开探析,以期促进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健康长效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
       
        
1国有企业优化物资采购管理的意义
        1.1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
        国有企业完善物资采购管理能够起到合理调配企业的各项资源要素的作用,而企业的资源配置是标准的,因此依据有限的资源做好物资采购是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1.2有利于监督管理
        国有企业通过不断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能够监督企业采购员工的工作开展。而高效的物资采购管理能够发挥其在企业采购过程中监督、考核的作用,并且还能够依托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来督查整个采购过程。一套完备的物资采购流程包括探寻货源、洽谈、签署合同、发货查收和物资的最终入库。科学有效的物资采购管理能够对以上环节实施实时监管,进而保障整个物资采购环节能有序性开展[1]。
        2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物资采购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部分国有企业中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不健全,还存在采购流程不够规范、仅注重流程建设而忽略实效、岗位职责不明确、采购责任未落实到个人、物资验收入库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从而使得采购人员采购物资过程中,并未完全按照企业生产要求规范性采购,甚至有时为了自身利益而采购价格高于市场的产品或者质量不合格产品,从中获利。该种行为的发生,给国有企业发展带来较大损失。而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难以对采购人员形成有效约束,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运营发展。
        2.2物资采购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
        当前,多数国有企业已经在引入信息化系统,用于采购作业,为物资采购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信息化程度运用还不彻底,由用料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到挑选物资供应商、至物资最终到达用料部门,整个过程并未实现完全信息化管理。通常,用料计划与计划审批、采购合同的生成、物料入库与款项缴付等多是通过书面方式提交、审批,由工作人员录入信息系统。并且,在招标采购、物资议价、供应商谈判等阶段也多是以书面方式进行,通过审批后方将信息录入并网络发布,采购流程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物资采购管理的难度仍未降低,信息上传错误的行为仍时有发生。并且,人力、物力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物资采购过程成本投入较大。
        2.3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国有企业实际运营中,物资采购作为一项系统性、全面性工作,采购过程直接关系着企业后续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转,因此,作为物资采购负责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然而,由当前状况看,国有企业对物资采购工作的重视度并不高,物资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多是根据采购计划展开工作,面对突发事件,缺乏应对能力,且市场调研意识不足,难以有效为企业采购其所需要的各种价廉物美的物资、实现有效控制采购成本的目标。
        3提高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水平的方法研究
        3.1完善招标采购机制
        加强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的招标机制,在招标过程中,加强对招标文件具体内容设置与审核,从而使招标制度真正成为国有企业采购物美价廉物资的关键平台。

在招标文件设置上,一方面加强对于投标单位企业资质的限制,从而避免大面积资质不健全企业参与竞标之中,从而提高招标效率。在招标文件中标价模式选择上,根据采购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少的采取最低价中标方式,从而减少社会企业恶意低价中标的现象。在招标文件评分设置上,增加对企业以往服务经验的考核,从而一定程度上保证中标单位为有经验的大型供应商,最终使招标采购机制满足企业的招标愿景,企业真正采购到物美价廉的物资[2]。
        3.2积极推进信息化采购
        积极推进信息化采购,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通过企业生产的实际动态分析过程借助现代化计算机分析程序对原材料用量及不同种类消耗速度开展精准分析,准确预测。进而能够为未来物资采购项目的种类及体量做出合理判断,促使在物资运输物流以及材料仓储环节中最大限度的减少基础物流成本,从而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国有企业采购部门应当不断借助现代大数据算法分析完成对生产所需原材料和其他机械设备等物资的采购,依托国有企业强大的资源优势以及庞大的产业链业态发展格局,大致将企业生产的原材料成本、日常运行成本以及未来生产完成后销售过程的预期毛利润等一系列看似毫无关联的数据信息关系加以梳理分析,进而结合日常状态下的物资材料价格涨跌关键性因素对物资价格的影响幅度,综合整理分析出一个大致的所需生产材料价格波动区间,帮助企业经营者根据此价格未来波动情况结合自身企业实际生产需要,分析决策物资以及材料的采购时机与采购规模。
        3.3提升采购人员专业素养
        在国有企业的采购部门中应当建立一支高水平、专业性强的物资采购人员队伍,转变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物质采购的传统观念,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采购人员形成新型采购观念,在参照采购计划的同时,发挥其自主性,增加其对市场产品价格动态变化的了解,逐步成为一名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采购人才。加强各方面的专业培训,不断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潮流,不断提升自我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3.4改善物资采购模式
        国有企业创新物资采购模式,在进行采购时要与自身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相结合,借助信息网络对企业供应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评判,最终借助招标等机制确定适合自身的供应方。除此之外,改善物资采购模式要利用好现代新型信息科技技术,依照企业的生产进展情况对仓库所购入的物资产品未来的使用频率等进行估计,进而合理安排生产时间,提升资源利用率。除此之外,改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要与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国有企业内部要加强对此类技术的学习应用,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网络安全防范工作[3]。
        3.5加强采购监管力度
        加强企业的整体采购管理水平,一方面在采购前期阶段要加以严格审查,另一方面在物资购买后,应当对物资的使用率进行严密监督管控。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因素,采购的原材料质量是企业最终生产产品质量的基础保证,另外,对所采购物资的价格与市场价格相对比,以此进行价格把控,最大限度提升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利润率。树立权利与责任对等的组织原则,在采购部门中,对每次采购行为要将采购责任落实到实际负责人,当出现质量等相关产品问题时,对相应负责人展开相应的问责调查,从而提升每位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责任意识。
        结束语
        在国有企业发展中,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向前发展,国有企业应重视物资采购的管理工作。然而,在物资采购管理中,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并不完善,采购信息化程度不足,采购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物资采购管理水平,阻碍了企业竞争力提升。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提升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的效率与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长江.探析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策略[J].纳税,2017(28):70-71.
        [2]王果.浅谈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J].建筑与预算,2018(5):26-28.
        [3]郭霞.新背景下提高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水平的方法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11):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