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荆瑞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2期   作者:荆瑞
[导读]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电管理体制所面临的现状,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
摘要:在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要加强对农电改革的力度,然而股份制与代管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形势下农电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农电管理体制所面临的现状,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农电管理;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形势下,深化我国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能够直接推动农电服务体系和农电事业的发展。同时,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农电管理体系,才能为农电服务工作提供保障,促进农电建设规范、有序开展。相关电力部门及管理人员要提高对农电事业的重视度,增强农电服务意识,针对现阶段农电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切实推动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我国农电事业长足发展。 1 目前我国农村供电所供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供电人员对供电工作没有足够重视 目前,我国农村供电所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供电人员责任意识薄弱,对待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尽职尽责。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农村供电所在整个供电企业中是最底层的班组,其地位在供电企业中无足轻重,正是供电人员抱有这种对工作的轻视态度,才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与弊端,致使供电能力得不到提高。 1.2 供电所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薄弱 其二,就是工作人员没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质。为了响应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一切以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保证农村生产和生活稳定和谐为主要目标。其政府要求在供电所工作的的职员必需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但是,目前来看,供电所在任用工作人员这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工作人员的真实能力与所分配的工作岗位不合理,在分配员工时并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年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及文化水平,是否和分配的工作岗位符合,能否满足岗位的需求。如若不符,就会大大折扣供电所的质量和效率。第二,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充足的供电知识和专业的能力水平,一旦在供电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做出相应措施,保证工作正常进行以及村民能正常用电,如供电设备出现故障等。保证村民能正常用电[1]。 1.3 供电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 其三,供电管理工作中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完善。以至于员工们在供电操作过程中,多次出现不当行为,极大的危害了人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对于不健全的规章制度应加以改进。除此之外,还需要配置一些新型的硬件设备,使供电的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还要对员工进行职责划分,明确他们的工作,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减少一人多岗的现象出现。 1.4信息化水平不高 在供电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农村供电所的电工的整体素质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农村地区,一般都是一名电工要负责整个区域的用电情况,而且农村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有很大的限制,电工的计算机素养并不高,所以他们在工作中不能借助信息技术及时的传递信息,导致农村供电所在管理中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 2深化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2.1构建完整机构、合理分工、配合协调的政府农电管理体制 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职责权限,增强政府对农电政策的管理与支持,目前,虽然两大电网公司设立了一定的农电管理机构,但也只是企业平台,而农电策略性较强,涉及到了“三农”问题,需要有政府来亲自指导,要从国家层面,设立合理的管理机构,制定有关农电长期策略和发展规划,然后交由电网公司负责实施,在地方设立一些农电发展局,加强组织协调和指挥,制定一系列发展政策,更好的促进农电管理改革[2]。 2.2 加大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 为了加强农电管理,就要对农电管理的体制进行改革,即构建一个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协调合作的管理体制。

这就要求国家及地方政府加大对电力改革的支持力度, 促进改革工作职权的合理分配。虽然国家及省级电网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相关的农电管理部门, 但多数的农电供电单位都是由公司组成的,政府法律法规难以对其产生制约和引导。农村经济建设与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密切, 各农电单位要认识到政府政策及制度的重要指导价值, 自觉按照制度规范开展管理工作。由政府及国家电网企业带头,制定出长期适用的农电管理体制改革规划。 2.3 增强电力服务意识,完善电力法律及规章制度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进行了改革,电力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力服务主体对电力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经营目标相对滞后,两者之间的矛盾激发,导致我国农电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日渐凸显。因此,要推动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就要完善农电管理相关的法律条款,加强农村电力的立法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农电管理工作的开展, 肯定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电力法》在我国推行多年,但其内容条款缺乏更新完善,要在《电力法》中增添电力服务的内容,为电力服务尤其是农电服务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提高电力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构建完善的农电服务及管理体系。 2.4 提高农电工的业务能力,缩小与正式工的差距 农电工的业务能力和职责落实直接影响着农电工作的进行。目前,我国农电工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与正式的电力职工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相关电力企业要合理分配工作,实现农电工和正式职工职责范围的分离,根据农电工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的引导其开展工作, 规范自身行为。除此之外,为提升农电工的业务素质和水平,电力部门要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强化他们农网建设、电力维修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逐渐缩小与正式职工之间的差距,促进农电管理工作朝着更规范、更专业的方向发展[3]。 2.5将农村经济与农电改革相结合 为了农电管理的科学发展就要积极响应国家对农电管理的改革,农电改革并非独立措施,它需要与农村经济建设以及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相互结合起来,而且要与国家各级政府的农村经济建设体制、农电策略以及城乡供电体制相结合。农电改革并未一蹴而就,它符合按部就班、不可偏废的标准,加强各地方经济相互协调,要求政策的创新,根据整体进行改革,使其在新形势农村的背景下更好的发展下去。 2.6统筹农电管理体制,与农村发展、电力体制改革 农电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统筹协调的基础是农电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改革,农电改革的发展以及有关政策需要兼顾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与中央、电力体制改革以及农电改革之间的关系,统筹城乡电力和输配电的发展,农电发展需要遵循统筹和协调的原则,要将电力发展与当地经济以及生态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国家有关政策更加重视农电发展与改革的持久性,更加注重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政策。体制以及机制的创新,适应农电统筹发展的大局,适应新农村发展的特点[4]。 结束语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农电体制也不断的改进,所以,农村供电所应该完善供电所的管理工作,确保供电所的发展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农村供电所的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完善,不断寻找适合农村供电所管理的新的方法和理念,从而实现供电所的安全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凌. 新农电体制下农村供电所的管理方式探索[J]. 华东电力,2013(07):81-83. [2]提升服务: 从规范化管理开始——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工作综述[J]. 农电管理,2014(10):4-6. [3]李丕芳, 张慧颖, 张保国. 新形势下提升乡镇供电所管理水平的探索[ J ] . 经贸实践, 2016 ( 4 ) : 273 . [4]刘骞. 新形势下提升供电所供电管理水平的实践思考[ J ] .中国市场, 2016 ( 41 ) : 81-82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