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公路桥梁运行质量的钻孔桩桩基施工技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具体的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钻孔桩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不论是哪一类型的建筑建设,如各种基础性建筑大型公路桥梁建设、房屋建筑等,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就是必须做好桩基工程的建设。这是因为其承担着整体工程的所有重量以及外部荷载压力,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表现出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至于桩基工程建设在整体工程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现阶段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精准落实好桩基设置位置和施工精度,并且充分确保地下隐蔽部分高质高效,这是当前桩基施工技术面临并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1桩基项目技术的应用
1.1准确放样,掌控参数
在进行公路桥梁钻孔桩桩基技术时,施工方首先要通过准确的途径,对桥梁的基础中线、桩位进行准确放样。在放样前,需要符合坐标,进而保障桩基放样准确,与相关精度要求相符合,按时进行桩基成孔校正,以省道204线建瓯东安口至房道口段公路工程为例,该工程在施工阶段,严格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钢筋、水泥、碎石等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水灰比例为0.5,最小水泥用量为270kg/m,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2%,桥梁碱含量为1. 7kg/m*。
1.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桥梁钻孔成孔环节中,需要提高桩基的偏位复核,当钻孔桩成孔时,则需要对孔深,进行测量,以及垂直度、孔的直径半径、沉淀层厚度等测量,使之与要求相符合后,进行下一步施工环节--灌注混凝土,在该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成桩柱钢筋笼的位置,避免出现位置偏移等情况,而影响施工质量。另一方面,严格根据检测环节进行检测,避免出现缩径、混凝土离析,以及桩偏移等现象。钻孔桩中的泥浆质量,要与国家相关桥梁规定标准相符合,特别是失水率的掌控,需要确保泥皮厚度在合理的范围中,进而保障桩基的承重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钻孔桩清孔沉渣厚度,需要与工程图纸规划保持一致。
2公路桥梁钻孔桩桩基施工技术优势特点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公路桥梁钻孔桩桩基施工技术就是钻孔灌注桩技术。该施工技术是保证公路桥梁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基础保障。为实现公路桥梁稳定性,一般需要在公路桥梁具体施工位置,利用专业机械进行桩孔布置,钻孔完成后要进行混凝土灌注。因此,钻孔灌注桩成为公路桥梁施工过程的一项基本工作。但是为了充分保证施工质量,有必要加强对该技术施工要点的质量把控,并能够做到结合实际情况,实现对该技术的创新应用。一般来说,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施工噪声小、桩体直径大性价比高、应用广泛等优势,在许多工程中被推广使用。在具体公路桥梁施工过程当中,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软土地基和复杂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相较于其他桩基技术,钻孔灌注桩技术施工简单,操作容易。钻孔灌注桩还具有便于调节的特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者施工人员没有按照具体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实际情况和设置桩长度不匹配的问题,也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的调节。由此来看,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科学有效的使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可以很好地实现公路桥梁工程的高质建设,确保高效运行效率。
3公路桥梁钻孔桩桩基施工技术分析
3.1 公路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基本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原材料是钢筋、混凝土在实际施工时,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钻孔并落实好灌注作业,确保成孔以及桩基成型精度和质量达到更高水平。由此不难发现,这一技术施工工艺流程中,成孔、灌注作业必须确保高质高效的施工标准。公路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基本工艺流程步骤是布设钻孔测量控制网并进行孔口定位,这是技术施工前最重要的准备环节;之后进行护筒预埋,保持钻进过程中的水头压力,保护孔壁;制备泥浆,配合钻进成孔,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对孔壁形成良好保护效果,同时也能很好的清除施工时产生的废渣。之后准备机械钻孔,钻孔完成后进行孔洞清理,然后进行钢筋笼绑扎焊接,将钢筋笼沉放,最后进行混凝土灌注,形成钻孔灌注桩。
3.2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前期准备
首先,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场地进行细致全面的勘察,并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诸如施工环境、地质水文状况等,然后基于此制定出最为科学具体的施工设计图纸。在此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科学严谨的方案规划,确保所有数据信息计算准确。钻孔灌注桩在正式施工之前.还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准备工作,即压实整平施工场地、桩孔中心线的准确测量和定位、科学设置护筒埋设深度值和垂直度、有效定位钻机位置。这些准备工作必须保证的是桩孔中心、护筒中心和钻机钻杆的中心保持在一条线上,一般来说,必须确保护筒垂直度偏差与标准数值相比,不得超过1%。通常情况下,护筒设置位置和建设往往依托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对地下水水文环境的测量数据,而在施工时,实际护简的内径设计需要在原有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增加0.3m,且预埋深度则需要增加1m左右。此外,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制定的工艺流程科学有序进行施工,保证在最佳位置设置泥浆池和预制钢筋笼的场地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为混凝土预拌和运输设计场地和路线,以保证施工过程的流畅。其次,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调配和准备泥浆。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考察和测试泥浆池设置区域的土质情况以及条件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配置标准,对泥浆、浆水、黏土、添加剂等控制含量进行科学测试和检验,以便取得最合理的实验配比。在具体配置过程中,切实履行专业素养,根据科学专业的配置方式,充分确保泥浆的粘稠度符合施工需求。基本来说,泥浆的黏度需要控制在17s-20s范围内。只有确保合格的泥浆质量才能更好地对工程质量进行提升。在充分确保泥浆黏度配比准确无误后,还需要对具体配置过程进行质量把控.具体配置过程是,第一,粉碎黏土,将粉碎好的黏土转移放置到护简中,同时用冲击锤对其进行有节奏的击打,从而形成良好的冲击粘度。第二,测试黏土的粘度情况,确保达到指定标准后,方可进行接下来的工作。
4结语
铁路的试验工作关乎到最终铁路的质量问题,因此必须要认真对待。建立试验小组,明确相关职责,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加强与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保证铁路试验工作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还要提高现场试验工作的执行度,提高试验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铁路工程试验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海港.探究铁路工程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改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11):275.
[2]江守山.铁路工程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J]产业创新研究,2018(7): 126.
[3]冯枝.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