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其优越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是其他运输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但是在一些公路的路面施工中,由于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提高,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安全性。本文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说明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期望能给人们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方面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全面质量管理
引言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进步,推动我国公路事业的不断进步,同时车辆使用越来越多为公路建设带来巨大压力,进而需要保证施工质量。而沥青混凝土路面能够为-车辆行驶提供稳定的保证,并且具有噪声低、养护便捷的特点,为此在道路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然而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有对施工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变形、裂缝、塌陷等情况,为此提高沥青路面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监管尤为重要。
1全面质量管理基本原则分析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强调质量管理的“全方位性、全过程性”的特点。全方位性是指施工期间所落实的质量管理措施,包括施工、发包等各个方面,涉及包括施工、监理、管理等各个部门的人员:全过程性则是指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筹划、招投标、发包、材料进场、搅拌、运输、摊铺、碾压,直至验收的各个环节中均落实细致且深入的质量管理措施,杜绝遗漏与盲点。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常出现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实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沥青混凝土离析。它包括冷料离析、拌合料离析以及温度离析三种。冷料离析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凝土的配合不合理,造成了粗细料的分离;拌合料离析主要是由于拌合楼磅秤没有准确校对,各中集料的称量不准确。或者是拌合楼中筛网有破损,造成拌合的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温度离析主要是由于拌合楼中沥青混凝土的温差较大:运输时沥青混合料的覆盖不严,使摊铺的沥青混合料色泽出现明显差异。
第二,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不足。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混凝土中的骨料压碎的程度太大,以至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失去骨架的支撑;沥青混凝土摊铺时,压路机跟不上节奏,混合料的散热太快,因而不能压实;压路机出现漏压的现象,碾压重叠度不足。
第三,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设后泛油。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由于加工厂的粉尘太多,原材料被污染了,第二,沥青混凝土拌合楼设备的除尘不干净,由于粉尘的存在,致使混合料的配比把握不准确,碾压时细集料的表面会吸附较多的沥青,经过胶轮的碾压揉搓后,该处沥青混凝土就会出现泛油现象。
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
3.1施工准各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道路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在施工之前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有针对性的进行施工技术工作的开展,施工人员根据自己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参考资料,对影响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索进行合理分析,并根据相关质量要求,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与管理、监管等部门相互合作,完成开工前的施工质量控制。
3.2施工中质量控制
在施工阶段,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执行、检查两个部分。执行的核心内容是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间的执行标准对施工人员展开全面培训,检查的核心内容则是对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具体而言,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措施的实施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第一,完善原材料的采购标准。原材料采购标准中应当明确规定各项性能参数以及质量规范。对于沥青原材料而言,应当严格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并要求生产厂商提供沥青材料的相关证明文件,如产品出厂合格证、企业生产资质证明文件、生产许可证等。对于砂石原材料而言,关键是明确砂石级配和各项性能指标。
第二,完善拌合环节的控制标准。在拌合之前最为重要的是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的设计,设计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在针对混合料拌合环节的控制中,应同时考虑冷料的进料速度、热料的配合比,以作为保障沥青混合料路面质量的前提与基础。
第三,完善运输环节的控制标准。将有关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以及运输自然条件等参数纳入控制标准中。由于沥青混合料运输质量以及运输时间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其性能产生影响,故在质量标准中还需要纳入对车辆状况、覆盖要求、运输时效以及运输人员素质的要求,要求车辆证照齐全、人员持证上岗。
第四,混合料摊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混合料摊铺前,需要对摊铺面的内、外在质量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不合适的地方需要进行局部修复。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摊铺需要采取连续稳定的摊铺方式。摊铺机的工作速度需要和搅拌机的产量、工程的配套设施、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和宽度等方面相统一,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过程均匀、不间断。在沥青混凝土混合材料的摊铺过程中不能随意变换摊铺机的速度,并且及时清除摊铺机上堆积的混合料。摊铺机最好每天只停工一次,避免人员轮换操作。摊铺机工作前,先将熨平板的温度调到所需温度,然后慢慢的熨平板的温度会逐步上升到沥青混凝土所需的摊铺温度。熨平板会随着温度的上升出现变形的现象,这时需要对熨平板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保证混合材料的平铺面呈现出直线的工作状态。
第五,摊铺路面碾压与接缝。在沥青混凝土摊铺以后,应紧接着进行碾压。可采取紧跟慢压的方法,普通沥青混合料初压温度不低于145C, 改性沥青混合料初压温度不低于160C。复压时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且不得随意停顿。初压时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复压时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从外侧向中间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为了防止粘轮,可在轮上洒水。同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在每天的施工结束或者摊铺过程中停机待料时做横缝处理,在混合料完全冷却之前,刨除路面平整度不好、厚度偏低的沥青混凝土,做成垂直接口;第二,接缝处可采用人工找平、点补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压路机应横向碾压,每次碾压回程依次向新铺面推进直至新铺层碾压密实,再进行正常的碾压。
4结论
沥青路面平整度涉及的面很广,影响因素多。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不良人为因素,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
参考文献
[1]王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19-20.
[2]荣世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5):83-84.
[3]关凤霞.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5):135.
[4]曲措.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J].四川水泥,2018(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