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用电检查任务的实施,主要依据规范标准、行业规则以及事例经验对用电对象进行计量、营销、安全、问题、质量、设施功能与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实施管理、检测和评估。我国电力用户数量很多,为确保用电行为安全,用电检查部门对其通常以用电容量、电压等级、台区、线路进行分类为依据并有针对性编制用电检查计划,同时以派工单形式把计划下发到用电检查人员,使其在现场检查的时候以规范标准为依据进行逐项检查。我国对于电力用电的检查目前仍以人工到现场应用工具测量检验,之后使用纸质文档记录、修改、传递与存档的形式实施,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并且很难全面核对实际现场与用户信息的一致性。鉴于此,我国用电检查系统迫切需要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全面实现现场用电检查任务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同时对现场检查结果实现记录及打印用电检查单等目的,这样用电检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及服务水平能得到提升[1]。
关键词:用电检查;移动互联;系统分析
1目前我国用电检查中存在问题分析
(1)对实际现场与用户信息的一致性难以完成全面核对;(2)对检查人员到场情况及其岗位行为难以实施有效监管;(3)很难对现场检查资料实施统一分类收集、整理;(4)检查结果处理通知单不可以向检查对象实时开具。通过建设移动用电检查系统,实现现场实时查询用电检查的相关数据同时记录检查结果,供应现场高危主要用户受电设备等隐患排查记录,等级评定以现场实况为依据进行;通过移动平台的运用,对用电检查各项数据的精确性与完整性得到提升,进而实现提高用电检查效率。同时用检人员的签到管理还能凭借着平台完成,各用检人员的工作线路和签到状况在主站上的地图查看,对工作质量的管理通过数据核查工具的结合使其更加规范与科学,促使用电检查任务的实施更加高效[2]。
2移动互联用电检查系统总体功能
2.1基于移动互联的用电检查系统需求概述
用电检查任务的实施,其基本要求为全面结合检查人员与检查对象,将电力企业各部门信息资源实施调动,促使各部门间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其检查内容一方面对用户用电及电能传输设备的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与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是提供服务于电力企业的售电业务,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电力企业的发展实况作为用电检查任务高效实施与管理关键所在,只有二者有机结合,利用信息系统,对用电检查人员、用电对象及用电检查信息实现标准化管理,才能对有序、高效的运行用电检查业务起到推动作用。作为用电检查业务两大部分的基础数据与用电检查流程的管理,其中基础数据管理又可分为检查人员、检查对象(用户)、检查工作单、窃电(或违章)及流程等管理内容;对于用电检查流程的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对用电检查流程实施建模和对检查工作人员的执行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获取与分析电力企业用电检查业务需求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功能点。(1)用户管理功能。用电检查任务实施时主要涉及到检查计划制定人员、检查工作人员及检查对象具有不同角色的三类人员。该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派工于检查人员的同时确定检查对象。(2)用电检查工作单管理。作为制定用电检查流程的关键性资料,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单同时也是Android移动终端应用中进行数据保存的主要条目。对于用电用户用电情况的实时检查,检查人员可以用电检查流程中的工作单条目为依据进行项目操作。(3)用电检查流程。作为用电检查系统的核心功能,用电检查流程是为基于移动终端而实施。
在对检查工作流程实施建模后,以有机的形式将相关人员结合起来,使工作开展更加有序,与此同时,检查工作流程还可确保检查过程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可大大提升用电检查工作管理水平[3].
2.2主站系统总体功能
主站系统的运用,其以用电检查工单的形式表述了每项精细化的检查时间与内容,并指定检查人员实施,把现场检查所需的基础数据准备好,对用电检查工单满足其管理要求。通过数据同步功能的运用,下载现场检查的基础数据与用电检查工单于平板电脑中,准备完成好现场检查所需的数据。另外,主站系统用电检查数据实时查询接口还能让现场检验PDA平板电脑的用户数据实时查询需求得以实现,将用户数据利用专用网络通道安全实时的下载到检查现场。在完成现场检查工作后,检查人员将用电安全缺陷、违约(用电)记录、检查记录等数据信息利用数据同步功能上传至主站系统,对违约与窃电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出窃电数据情况与违约用电的所在区域及用户行业等发展趋势,进而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合理措施;具有针对性分析现场用电检查过程中存在安全缺陷的供电企业、缺陷种类和整改状况,以数据方式提供加强用电安全的管理、整改以及修订制度的依据;通过对用电检查成果、工单完成与计划实施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可以达到促进用电检查工作进度与质量管理的目的[4]。
2.3IP地址方案设计
IP地址的合理分配是保证软交换网络顺利运行和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在承载网方案中采用MPLSVPN技术给软交换业务划分一个单独的VPN,与其他数据业务进行逻辑隔离,这样本软交换网络应采用独立地址。按照统一通信的部署,且考虑到以后全省软交换网络的互通,以及高级业务的应用,应省公司IP地址规划规范中规定的IP地址范围进行IP地址分配,初期大约需要4个C类地址。对于软交换网络,其IP地址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网络设备互连使用;二是为设备管理使用。本期工程安装于局大楼通信机房内的软交换核心设备网络互联大约需16个IP地址,建议分配半个C地址;设备管理大约需8个IP地址,建议分配半个C地址;外围用户接入终端互联和管理一般使用统一IP地址,其所需IP地址数量取决于实际购置的IP终端数量,具体IP地址分配由业主确定。3.7网管系统网管系统应能实现对软交换相关网元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能支持并提供对新增设备、新增应用或功能的方便安装、升级和扩展。管理网元范围包括:呼叫控制器、用户网关、中继网关、应用服务器、IAD、IP电话以及软交换专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网管系统的操作维护方式应能提供GUI、MML的人机接口,可选支持并提供WEB维护界面。在各种维护界面下,提供操作命令的帮助系统;支持并提供多种备份形式,包括数据备份、进程备份以及双机备份;具有集中网管的功能,维护管理应该操作简单,网管人员能通过网络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管理和维护;访问客户端数量不少于5个。
结束语
本文基于电力部门应用背景的分析与检查现状的调查,以提高用电检查工作效率与质量为目的,对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用电检查系统实施了系统性研究,该系统极大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现场作业效率,在更加便捷的获取检验数据的同时降低了人为错误出现的机率,使检查结果信息的维护也更加方便[5]。
参考文献
[1]曾晓波.基于移动互联的用电检查系统的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24):54-55.
[2]李晖照,郭莹,方齐云.湖北省电力互联网营销策略及其技术实现[J].中国新通信,2016,18(07):102-105.
[3]郭宝.移动互联应用支撑平台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5.
[4]孟福成.基于移动互联的用电检查系统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4.
[5]宋秀杰,许靖,隋海波.用电检查系统设计及其实现[J].中国电力教育,2009(S2):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