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 雷海山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2期   作者:雷海山
[导读]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进行了如下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智能变电站被广泛的应用其中。作为智能变电站的维护人员,不仅要熟知其运行的技术,还应系统的分析智能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的差异,以为日后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进而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进行了如下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常规变电站;维护差异
       
        
引言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的常规变电站相比有诸多优点,通过“智能化”,变电站之间可以更好的“交流”,即实现信息的传输。智能变电站利用现代科技智能化的产物,达到了电网内各个变电站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化的接受数据以及他们之间更好的信息传达这样一种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终会取代传统的变电站,成为我国的电网主力军,为了尽早实现这一目标,使得智能变电站有更好的应用,我们必须将它与传统的常规变电站进行比较分析[1]。
        1常规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差异
        1.1 常规变电站概述
        常规变电站主要运用的设备是电磁型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来实现信息的采集,其中的不同装置都是相互独立的。同时功能比较分散,使得设备在兼容方面比较差,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并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常规变电站主要包括保护和测控两个组成元素,保护设备是在变电站出现故障时,对其进行隔离和切除的工作,并使得系统恢复正常。而测控设备是主要对系统里的电流信息进行检测,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正是这两种部分的结合,使得常规变电站实现了日常与维护的工作。对于常规变电站而言,其二次系统主要是由就地监控、录波装置等部分的组成,在设备与二次保护屏之间有着很多的接线,进而造成线路的复杂,并加大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难度。因此,常规变电站存在一些缺点:第一,其安全性能不高。在常规变电站大多运用的是传统的设备,系统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从而给维护工作造成很大的难度,影响了其安全性能。第二,不能进行实时监控。在常规变电站中没有远程通信的性能,缺乏自我控制的功能,从而影响着变电站的稳定运行。第三,有着很大的占地面积,加大了维护的工作量。在常规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体积比较大,并在发生故障的时候,需要进行停电试验,从而加重了工作量[2]。
        1.2 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是指采用先进的设备实现变电站内部信息的传达,并通过运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变电站平稳运行的目的。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变电设备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信息化、自动化是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条件,其信息共享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实现了从信息获取到计量的完全自动化。在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电网连接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调控,以满足电网连接的实际需要。此外,智能变电站在划分上,除了与具备常规变电站的设备之外,还涉及到了过程层,主要包含一次设备、智能化的断路器、变压器等。
        2常规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在运维方面的差异
        2.1保护装置的运维差异
        对于智能变电站,其保护装置实现了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二次设备的网络化发展,并且在设备连接时,选择光缆或双绞线连接;而对于常规变电站而言,其主要是借助硬压板的后台监控系统达到装置保护的目的,要求相关的运行人员直接面对保护屏进行操作,而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装置主要是软压板结构,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只需要通过鼠标和屏幕在后台操作,就能够直接控制和维护智能变电站,让相关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3]。
        2.2 开关跳合闸压板投退、GPRSDE的作用
        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软件操作系统获取了简化的跳闸与合闸压板结构,可以在后台进行开关跳闸与合闸操作。智能变电站的操作人员与管理者只需通过后台监控就可以完成跳闸与合闸工作。

在智能变电站的日常工作中,一切开关保护设备的跳闸与合闸都要在智能控制设备中完成,并实现智能化管理。例如,在常规变电站工作状态下,依据GPRS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故障信息,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作用保障变电站内部的同步运行,对数字信号实施全面保护,在处理故障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保护作用。通过应用GPRS还可以确保各区域变电站信息的快速传递,提升区域电力监管与调度的工作效率。
        2.3 二次设备巡查重点的差异
        在常规变电站的巡查工作中,着重于一次设备的巡查,而二次设备的巡查没有相匹配的软件,导致了信息的滞后性。而智能变电站的数据分享则是依靠二次设备来完成的。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可以使用一个单元获取的数据进行巡查。测控装置、线路保护等装置的巡查可以在一次设备的巡查中完成,不是不巡查或巡查不到。这些设备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一次设备中解决,并且不会影响整个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2.4实现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整合
        在智能变电站中也运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使得检测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实现对系统内部的实时监测,而且可以及时收集和处理相应的数据,并发现故障地方,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而常规变电站却无法做到这一点,进一步体现出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维护方面的突破与转变[4]。
        2.5检修状态压板作用的改变
        在常规变电站系统中,装置检修压板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装置的故障以及动作信息进行屏蔽,使这些信息不会上传到控制层中。但是这一点在智能变电中则并不一样,智能变电站中的作用更加有利于对变电站设备的检修工作。各种装置之间互相的进行配合,智能操作箱未加用,当保护装置发出一个跳闸指令后,开关并不会跳闸,因为智能操作箱的检修状态压板未加用,二者状态并没有得到对应。
        2.6 改变设备验收、巡视方式与重点
        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引用变的SCD配置文件进行二次回路优化,有助于保障检测工作内外数据模型的相同性。该项工作需要企业进行内部联合调制,合理安装系统集成设施,整改配置文件。若调试工作已在项目中完成,且完成数量较多,那么可以实现变电站工作最优的目标。全面推广智能变电站,有助于突破传统常规变电站的工作理念,改变二次巡视重点,并依据智能变电站二次设施网络化,达到设备信息的目标。如某变电站在推广智能变电站时,智能变电站中某合并单元收集的电压与电流信息数据,可以一起被主线及母线保护,并实现测控设施共享。智能变电站中收集的开关和刀闸信息,也可以通过GOOSE网络和测控保护设施等实现共享应用。实践发展中若出现故障且造成的影响范围过大,工作人员可以依据一次设备故障问题的处理方式给予解决[5]。
        结束语
        通过与常规变电站的比较,可以进一步了解智能变电站的优势之处。智能变电站体现出先进性、智能化的特点,以彰显出变电站的技术创新与突破。智能变电站的运用,迎合了时代发展的趋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不仅实现技术的更新,而且实现了低碳环保,保障了设备的稳定运行。总之,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需要加强相应的维护,并发挥其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建强.浅议智能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在运维方面的差异[J].机电信息,2019(35):102-103.
        [2]张世军.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性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7):263-264.
        [3]李鹏,乔宇,秦浩.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3):157.
        [4]龙山.浅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J].科技风,2018(16):179.
        [5]晁永杰.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分析[J].通讯世界,2018(02):235-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