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化的条件下,要求在工作的可靠性、供电的质量与效率、供电服务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规划、优化建设。介绍在信息化条件下城市供电系统配网的有效规划原则等,在合理性规划的基础上促进城市供电系统的优化。
关键词:电力市场;改革;电力规划
引言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电网规划工作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供电设施选择以及输电线路改造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和不足,影响了城市电力供电系统的完善,不仅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电网规划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城市配电网络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来提供最基本的能源和动力,凸显一个城市的服务质量。因此我们必须要深入的分析当前城市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争取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产品和电力服务,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水平。下面就城市电网规划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对策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展开分析。
1城市电网规划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1城市电力配网缺乏前瞻性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市在早期的发展规划中缺乏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正确预估,因此,我国多数城市的电力配网系统构建缺乏前瞻性,导致城市的配电量分配缺乏合理性,多数城市地区的供电处于半径偏长的状态,导致城市配电网络的线路损坏概率都较大,甚至部分地区由于建设缺乏科学依据,导致其电力负荷长期处于失衡状态,严重地降低了配电网络的经济性。
1.2电网规划设计与城市发展不协调
城市电网规划中首先表现的突出问题就是电网的规划设计同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不相协调和不相适应。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时,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将任务分配给相关的供电部门,之后还可能会有相关的电力设计单位进行业务承包,在电网规划建设与改造的过程中供电部门或者电力设计单位对于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并不明确,再加上缺乏同其他建设项目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使得电网规划在推进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不仅会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而且一旦电网规划布局不合理,还会影响电网的使用效益,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降低城市电网规划建设水平[1]。
2应对城市电网规划常见问题的对策研究
2.1对电气的计算进行分析
通过合理的计算电气,要从稳定计算以及无功补偿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分析,稳定计算主要是采用计算机来对其电力系统的运作进行相应的模拟,进而排查其存在问题,在调整之后保证电力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其中比较典型的项目便是包括了电压稳定的计算以及电力系统的稳定计算等。然而无功补偿主要是为了电力传输中所传输的感应负荷使用无功功率来进行相应的补偿,这点对于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和平衡存在一定的帮助。在进行实际计算的时候,需要根据无功补偿的分组容量以及总体容量来进行合理的计算,之后再对单组低压电容器进行有效的投切,然而其他的分析计算内容则是包括了电压波动以及调相调压等方面的计算。
2.2在配电网络构建中适宜地采用环网结构
环网结构主要是利用各级配电支线与各级站点的馈线之间形成一种环形配电网络。首先在对中压配电网络电路线路进行环网接线时,应当确保其配电线路的荷载率低于50%;其二,由于配电环网可根据其不同区分为单环以及双环的配电结构。单环的配电网络在建设过程中要求每一个环网结构中都不可过多布设节点;双环的配电网络结构是在城市的配电需求较高的情况下所采纳的网络构建方式。总而言之,环网结构的配电网络对于城市配电网络规划来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合面积较大的城市,并且对配电需求较为灵活的配电需求[2]。
2.3城市配电网络自动化体系的组成结构
当前,国家电网所采用的自动化配电体系,根据其体系结构进行划分可分为始终模式,分别为:主站、子站以及终端三层结构构成的配电体系集中监控以及集中采集模式;同上的三层结构所构成的分散监控、集中采集模式;由主站与终端两层结构所构成的集中监控、集中采集模式;最后是在自动化开关设备相互配合基础上实现的自动化配电模式。以上四种结构的配电模式优缺点各不相同,所以在城市配电网络构建中,应当结合城市不同地区的配电环境进行配电模式的选择。在这四种配电模式中,配电模式中的主站建设部分是配电模式结构中的重要内容,配电模式组成结构中的主站是否具备一定的实用化,其直接关系到整个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由于城市配电网络路线监控点会发生频繁的变化,同时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城市配电网络几乎每日都在进行配电路线的变更。这些变更应当及时与配电制动化系统进行同步,而配电模式结构中的主站系统所反映出的数据内容才是配电网络现场的实际数据。若无法及时将配网现场的变更反映到主站系统当中,那么主站系统中的数据内容便会存在滞后性,便会直接导致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缺乏时效性。所以,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应当具有一定的刚性,即将配电系统中的维护、运行工作流程与相关的工作规范以及强制执行配电网络现场数据的修改同步到配电网络的自动化系统当中,使配电网络系统规避信息不对称的风险[3]。
2.4注重城市电网的前期规划设计
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更加注重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以及其他项目管理部门进行相应的沟通与协作,明确电网规划的实施步骤,做好阶段性的施工安排,另外还要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各区域的电网线路运行情况以及电力负荷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从而结合城市整体规划设计图纸来优化整体电网的布局、结构,明确各变电站的建设位置,与此同时,供电部门应积极主动与政府部门做好沟通对接,将电网规划纳入当地国土空间规划中,确保电网规划的严肃性。政府部门一定要给予足够的信息支持,参与审核城市电网规划设计方案,从而提高电网规划的质量和可行性。
2.5加大资金投入实现技术
升级城市要进一步提升用电规划水平和服务质量,就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来进行自动化升级与改造。城市在进行电网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在未来智能电网这一主流发展趋势,用更为先进理念和长远的目光来进行电网规划与升级改造,可以对现有的电网结构进行拓扑升级,同时安装相应的智能电子监控设备,通过构建信息化电子数据控制终端来实现对整个电网的运行管理与监测,及时的收集和整理用电数据,并且通过数据集成处理的方式来分析各区域的用电情况,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通过借助相应的信息化平台,还可以提升电网的服务质量,更为精准的识别用户在用电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比如偷电窃电,大大提升用电管理水平,同时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给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力产品,开拓网络自助缴费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4]。
结束语
信息化条件下城市供电系统的配网规划,是现阶段城市供电当中存在的一个薄弱点。为了有效地实现在这方面的优化,需要做到全局性的规划,做好对站点和结构的合理规划建设、对配网设备及时进行更新换代、满足分层分区的原则、完善配网自动化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军,卢恒,韩德顺,乔立同,吕霏,李麒.基于调控云的电网调度数据跨区状化拓扑校验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20(04):141-144.
[2]刘晋源,吕林,高红均,刘俊勇,石文超,吴勇.计及分布式能源和电动汽车特性的主动配电网规划[J/OL].电力系统自动化:1-9[2020-05-03].http://kns-cnki-net.wvpn.ncu.edu.cn/kcms/detail/32.1180.tp.20200421.0948.036.html.
[3]施鹏佳.应用大数据,推动配网防灾规划升级[N].国家电网报,2020-04-21(008).
[4]周骏.电网企业大数据财务经营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20(08):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