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解析入手,对强化11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策略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论述,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参考启示,推动我国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方式
引言
长久以来,对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维管理而言,常会出现由于有关运维工作者的操控失误导致变电站形成故障,严重时会产生人员伤亡的情况。实际上,智能变电站属于整个输配电系统当中的核心部分,和电网的稳定运作密切相关。对于智能变电站管理人员来说,需要结合变电站的具体状况,不断改进与优化运维防误技术,以便获得最佳的继电保护成效。鉴于此,深入探究与分析基于智能变电站动继电保护供运维防误技术的应用对策显得尤为必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1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维常见问题分析
1.1保护系统中的光纤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光纤的稳定性与否和质量的好坏都会对继电保护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光纤的损坏会导致保护设备和智能终端之间的继电保护系统失去作用,或者GOOSE和SV插件出现故障也会使继电保护失去作用[1]。
1.2设备老化、系统更新问题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维管理免不了要进行硬件设备的维修、更新、替换。并且在继电保护系统的使用中,由于系统运行时间较长,如果不可以和新的智能电网相匹配,就需要进行继电保护系统的升级或者CPU换新。除此之外,室外的设备在自然环境中也容易受到腐蚀、积尘等损坏,造成装备老化现象,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
2强化11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策略
2.1110kV线路保护
110kV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保护,应该渗透到继电保护的各个环节,要将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与继电保护系统的具体运营进行综合的考量,并以此为参照,展开110kV线路保护方案的有效制定。首先,110kV智能变电站线路的两端间隔之间应该安设相应的保护检测装置,该装置不但要能够与GOOSE网进行有效的联系,开展有序的信息交换,而且还要与合并单元格以及智能终端进行紧密的斜街;其次,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应该安设于变电站的主线路与母线路之间,一旦获取到相应的控制指令,则要通过相应的合并单元,将信息进行封装,并直接传输到智能变电站的SV单元内[2]。
2.2加大主动型防误技术的应用力度
一般情况下,进行主动型防误技术运用的过程当中,以管控继电器保护措施当中的母线为主。所以,实施管控继电保护装置的时候,有关工作人员基于使相关设备应用成效提升的目的,需要运用先进的主动型防误技术,针对继电器保护当中间隔SV接收板装置予以改进,并参考电压接收的具体成效情况,合理对主动型防误技术实施利用,与此同时,还需要针对电力继电传输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和分析。例如:通过科学运用主动型防误技术,完成母线装置的继电保护处理,而有关继电保护对策的管控人员,则需要有效管控主动型防误技术的落实情况,使从前的SV接收板装置得到科学地转换处理,让接收板在转换过程当中的电力耗损进一步下降,确保电力运输的安全与稳定性。由此可见,主动型防误技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当中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2.3母线保护
加强对110kV智能变电站的母线保护是确保继电保护系统能够有效运维的重要基础。一般来说,110kV智能变电站的母线保护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宏观层面。宏观意义上的母线保护,可以采用分布式的线路保护方式,确保各个母线在合理的间隔范围内保持相对的独立运行状态,从而起到相应的继电保护效果;第二,微观层面。
微观意义上的母线保护,可以采用分段式的线路保护方式。它适用于单套配置的继电保护中,分段式的母线构成,可以让母线与继电保护装置形成一个系统的集成装置,增强母线的灵敏度和有效性,哪怕母线在启动环节发生故障,也可以及时的跳转到GOOSE网络系统中,利用GOOSE网实现信息数据的有效传输[3]。
2.4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检修运维智能防误操作
技术部门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效整合技术管理流程,结合具体要求运行具体监督管理流程,保障维护措施和管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保证管控项目的基本水平。为合理完善防误技术,需要对装置结构进行检修处理,优化操作过程的时效性,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装置和技术实施体系展开深度管控,保证管理流程的完整性。出于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相关要求,操作人员要利用二次回路光纤组网代替电缆进行合理性连接,保证装置安装应用的最优化。不采用物理端子和物理连线,能有效完成装置传输过程的虚拟化连接和传输处理,为后续装置虚拟化构建管理机制的全面优化和升级提供保障,一定程度上提升虚拟化处理水平。另外,为从根本上达成整个设备装置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智能防误工作目标,需要判定虚拟化运行过程,对装置应用体系和检修操作处理过程展开深度控制,保证装置的检修和处理分析符合实际质量标准,提升整体电力装置运行水平和基本效果,为后续监督管控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2.5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智能防误装置就地操作技术
在工作流程建立后,技术部门要积极整合具体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开展有效处理,保证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此外,技术人员应判定和分析操作流程的规范化程度,确保对装置处理工作的优化满足基本要求,为后续开展项目的全过程优化奠定基础[4]。
a技术人员在对装置进行集中控制时,要按照装置应用的基本需求,合理分析和判定装置控制实施体系内的因素,整合基础参数,从而运行有效的处理机制和运维监督机制,在全面分析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高就地操作的应用性价值,确保管理流程和管控效果的同步升级,也能为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智能防误操作水平奠定基础。
b管理人员要在装置就地操作工作开展后,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效保证管理流程的完整性,确保防误技术的运维管理效果实现最优化,并整合协调技术和控制体系,实现应用分析的目标,为技术协调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对项目发展工作而言,协调机制和运维管理效果异常关键,只有从根本上提升装置效率,才能为后续管控效果的时效性优化奠定基础。
c相关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实现装置就地控制运行效率的最优化,积极提高装置控制操作者的管理水平,整合装置内部设计元素,确保装置控制指令得到有效的约束和管理。此外,相关技术人员要结合控制分析和装置控制条件判定具体问题,优化操作流程的合理性,维护就地操作工序的实际效果,保证管理要素都能发挥其实际价值,为后续处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奠定基础[5]。
结束语
综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维工作中,一些问题依然存在,继电保护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运行维护上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并积极研究适合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是对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维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并提出了一些常见运维策略,望以此可以给相关运维管理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雷.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方式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01):182-183.
[2]辛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231.
[3]胡朦朦,张青.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J].科技风,2018(36):223.
[4]骆枫婷.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移动运维系统设计[J].新型工业化,2018,8(12):31-34.
[5]齐颖,刘野,王鑫.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科技风,2018(0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