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矿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当前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开采的强度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当前煤矿开采工作频繁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开采的效率,甚至会威胁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本文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安全管理是公司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煤矿管理是重中之重,针对煤矿安全管理领域的现状,总结了当前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根据相应的问题提出了应有的应对措施,这样既能够提升我国对于安全管理的控制力,同时也能够推动国家煤矿事业的稳步前进。
关键词:煤矿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9文献标识码:A
1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安全意识不足
据相关心理学家表明,人在参与某件事情时,会严重受群体的影响,尤其是在面对安全事故,经常会存在侥幸的心理,同时不够重视自身的责任。其中在煤矿开采时,若相关工作人员不够重视自身的责任,则极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这样不仅会影响自身的生命安全,同时会牵连其他工作人员。除此之外,部分违规操作人员经常认为就违反规定一次,并不会那么巧合地出现危险。
1.2 责任体系不健全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一些小问题,常常会出现难以追责的情况,由于无法追踪到相关责任人,对于直接责任人惩处不到位的现象也大大降低了煤矿工人对于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认识,从而加剧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形成恶性循环。出现这些现象反映了部分煤矿企业责任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部分煤矿企业领导现阶段采用以包代管的管理方式,没有明确划分各个作业区的责任,也没有将各项责任落到每一位人员的身上,责任体系不健全导致事故发生后无处追责。与此同时,部分人员履责方式单一,责任分解照抄其他文件,一些领导不知如何落实主体责任,责任考核常用方式是听取工作汇、个别谈话等方式,责任考核不够深入,难以真正发现问题[1]。
1.3 设备检修力度不足
部分煤矿生产备比较落后,尤其是对于中小型煤矿企业而言,由于缺少安全资金投入的问题,这一现象更为普遍,这进一步增加了煤矿生产的风险。小型煤矿面临复杂的开采条件,原有的设备难以满足新煤矿的开采需求,而管理人员也没有及时更新生产设备,所以部分采煤设备存在带病作业的情况。与此同时,管理人员也没有定期检查与维护生产设备,一些生产设备在长时间连续运转后缺少对设备必要的维护保养、超能力生产,从而增加了煤矿生产的安全隐患。
2如何应对煤矿作业中的安全问题
2.1强化工作者的安全意识
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煤矿开采工作者具有强大的安全意识,同时能够了解如何在遇到危险时迅速地做出反应并离开危险地带。煤炭行业本身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没有规范相关操作人员的管理工作,适当的预警措施可以包括:不根据施工环境制定,没有分析好各种相关的开采情况,这就很容易导致施工人员无法制定一个较为安全的措施。所以,在煤炭开采作业中,极有必要对工作者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一定要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加强对各方面的培训,提高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从而做到工作的正常有效的实施。
2.2加强工作者对各项设备的安全使用规范
现如今,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同时经济实力飞速的提高,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煤矿的开采工作中应用十分的广泛。
对先进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的降低煤炭开采工作的危险程度。比如在矿山行业,煤矿的开采过程需要加大安全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将先进科学技术与矿业开采有效的结合起来,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确保煤炭开采的顺利实施,从而能够使各开采行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
2.3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在特定采矿活动中,为了及时发现降解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需要选择各种先进的安全装置,如应用于降解区的传感器,对工作面的有害气体、温度和风量进行监测。安全员在实际监管工作中要实事求是,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刑事措施。建立适当的安全监测机制;为了能够及时发现煤炭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不同制度的有效实施,煤炭开采是一项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综合性工作。规范员工的工作和生产活动,“预防为主,控制为辅”,这就要求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公司管理人员参照国家有关制度和专业理论意见,不能根据公司实际生产情况机械抄袭,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落实安全生产制度,明确个人安全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确保煤炭生产有序发展。
2.4加强监督,彻底排除安全隐患
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矿业企业要具备相应的优势。要将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应用于改革创新过程中,对矿业的管理要进行深度的强化,加强安全监测,切实减少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煤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煤矿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个人负责制,每个施工区域都要有专人负责。能够提高监控管理水平,有效实施煤矿安全发展的管理。安全隐患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疏忽,导致不确定事件或事故的发生安全风险的分级管理和控制,是指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不同层次控制的管理和控制方法;煤矿管理机关应当根据煤矿企业的报告,制定安全监测记录,根据风险等级对监控档案进行分类管理,覆盖风险报告和处理是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综合监控[3]。
2.5规范培训员工,建立奖惩制度
对矿业企业来说,只有加强安全保障,才能增加工作人员对于安全防范的意识,要增加培训的力度,将职工的工作进行转变,分成若干个环节,提高创新的有效性,建立健全职工工作制度,切实转变从业人员资格认定方式,开展员工专项教育,将教育体现出它的人性化和亲情化,着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以及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分析在煤炭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科学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煤矿生产的可靠性,要集思广益,在解决有关煤炭工作者的个人安全问题时,要记住着力实际,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要着眼于问题的长期性,对法规的实际制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矿业公司来说,要不断完善内部激励机制,特别是要在公司内部进行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奖励等途径,采取科学的测评方法,做到客观评价,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改进相关工作,不断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提高整体素质,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责任感、公平感和有效性,避免组织失误。
结束语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矿开采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并适当地应用安全心理学,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制定相应的开采工作制度,确保各个环节施工人员能够重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事故发生,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鹏.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9(12):15-16.
[2]金四明.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其防控措施[J].智能城市,2019,5(20):105-106.
[3]赵庞.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26(0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