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社会经济蓬勃的发展,钢结构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我国越来越多的建筑如生产厂房和住宅商品房开始逐渐由传统的混凝土建筑向钢结构建筑转化,我国的建筑技术也由此开始了重大的革新。但目前已有研究大多数是针对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定性叙述,钢结构施工中的安全危险源的前馈信号研究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其危险的预估精度也远没有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距实时预测的要求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本篇论文的创作目标就是从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前馈信号的角度出发,探求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危险源的前馈信号,并设计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对风险进行实时预测的方法。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影响因素;鱼骨图分析; PalCFs模型; 前馈信号
引言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科技也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众多的建筑工程学科中,钢结构一直以其显著的优点,应用于国民建设的各个领城,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施工质量控制则是其应用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对钢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实际监理过程中对钢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谈几点体会。
1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问题
1.1构件的生产制作问题。门式钢架所用的板件很薄,最薄可用到4毫米。多薄板的下料应首选剪切方式而避免用火焰切割。因为用火焰切割会使板边产生很大的波浪变形。目前H型钢的焊接大多数厂家均采用埋弧自动焊或半自动焊。如果控制不好易发生焊接变形,使构件弯曲或扭曲。
1.2柱脚安装问题。
1.2.1预埋件(锚栓)问题现象。整体或布局偏移;标高有误;丝扣未采取保护措施。直接造成钢柱底板螺栓孔不对位,造成丝扣长度不够。
1.2.2锚栓不垂直现象。框架柱柱脚底板水平度差,锚栓不垂直,基础施工后预埋锚栓水平误差偏大。柱子安装后不在一条直线上,东倒西歪,使房屋外观很难看,给钢柱安装带来误差,结构受力受到影响,不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1.2.3锚栓连接问题现象。柱脚锚栓未拧紧,垫板未与底板焊接;部分未露2-3个丝扣的锚栓。
1.3连接问题。高强螺栓连接。螺栓装备面不符合要求,造成螺栓不好安装,或者螺栓紧固的程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2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措施
钢结构施工单位协同土建施工单位一起完成预埋件工作,混凝土浇捣之前必须复核相关尺寸及固定牢固。锚栓安装应坚持先将底板用下部调整螺栓调平,再用无收缩砂浆二次灌浆填实,国外此法施工。所以锚栓施工时,可采用出钢筋或者角钢等固定锚栓。焊成笼状,完善支撑,或采取其他一些有效措施,避免浇灌基础混凝土时锚栓移位。高强螺栓表面浮锈、油污以及螺栓孔璧毛病,应逐个清理干净。使用前必须经防锈处理,使拼装用的螺栓,不得在正式拼装时使用。螺栓应由专人保管和发放。一是处理装配面应考虑到施工安装顺序,防止重复进行,并尽量在吊装之前处理。二是螺栓丝扣损伤,螺杆不能自由旋入螺母,影响螺栓的装配。
3加强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3.1钢结构工程施工中对原材料的控制。原材料是任何工程中都需要重点控制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钢结构工程中,因为材料的特殊性,因此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成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重点。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控制:
3.1.1材料材质要求。
钢材料应当具备一定的抗拉伸和屈服强度,延伸性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应当保证符合设计的要求;施工用钢材应当资质齐全,具备质量说明书,品种、规格、性能等都应当按照设计并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尤其是化学成分;钢材的表面质量应当符合国家的现行标准,同时还应当符合外观检查合格的标准,即锈蚀、麻点、划痕及其深度应符合标准,表面锈蚀的范围也应当符合国标标准;钢结构施工中的焊接材料也是工程质量的重点,应当保证焊接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或者国家标准;另外,保护气体的纯度也应当符合工艺的要求,如:采用二氧化碳保护时其浓度应大于99.5%等;钢结构的涂装材料也应当保证质量,施工中除了检查涂料是否具备基本的合格证和使用说明外,还应当制作样板,以便控制后续材料的质量;防火涂料的品质也应当符合设计标准,并应进行必要的检测。
3.1.2材料检测。在材料到达现场后,在施工前应当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或者试验,以此保证材料的基本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必要的检测手段有:理化检测、无损检测等。在检测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抽取和检测,避免漏项或者漏检,以此保证材料的合格率。
3.1.3原材料的变形控制。钢材料引起特性在运输或者储存过程中,会因为自身或者外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此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搬运和堆放、下料等过程中。因此,为了保证成品构件的形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在材料正式进入施工环节前,应当有专人负责对其形状和尺寸进行检查,对存在变形问题的应进行及时的校正和维护,未经形变检验的材料不能进人到施工过程中。
3.2钢结构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钢结构工程的基础一般都采用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的混凝土及钢筋、模板的施工与其他非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工序及方法相同。锚栓施工时,可采用粗钢筋或角钢等固定锚栓,焊成笼状,完善支撑,或采取其他一些有效措施,避免浇灌基础混凝土时锚栓移位。钢结构安装前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位置等进行检查,并进行基础检测和办理交接验收。当基础工程分批进行交接时,每次交接验收不应少于一个安装单元的柱基基础,并符合规定:一是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二是基础周围回填土、道渣夯实完毕;三是基础轴线标志和标高基点准确、齐全。
3.3钢结构主体工程的质量控制。
3.3.1钢构件的质量验收。钢构件的加工已实行工厂化生产,钢构件的进场质量验收就非常重要,构件进场我们除了按明细表核查数量,并进行外观感官,几何尺寸、合格证检查外,还检查了以下资料:一是钢材材质的复试单(原件);二是钢材的材质证明(复印件须盖生产单位公章,还需说明原件的存放地) ;三是无损检测报告(原件)。
3.3.2钢构件安装质量控制。柱、梁安装时,我们主要检查柱底板下的垫铁是否垫实、垫平,柱是否垂直和位移,梁的垂直平直、侧向弯曲、螺栓的拧紧程度以及摩擦面清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起吊。当钢结构安装形成空间固定单元,并进行验收合格后,要求施工单位将柱底板和基础顶面的空间用膨胀混凝土二次浇筑密实
3.4焊接质量的控制。钢结构施焊前,对焊条的合格证进行检查,按设计要求选用焊条,按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要求使用焊条,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 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气孔夹渣弧坑裂纹,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满焊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按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在规定的焊缝及部位要检查焊工的钢印。不合格的焊缝不得擅自处理,应定出修改工艺后再处理,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
3.5涂刷工程质量的控制。钢结构涂刷前,涂刷的构件表面不得有焊渣、油污、水和毛刺等异物涂刷遍数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结语
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在我国刚起步,在钢结构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监理工程师要做好各分项工程的工序验收工作外,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这样才能保证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菲. 中建八局利源钢结构厂房项目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9.
[2]程统然. 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D].东南大学,2019.
[3]左子健.钢结构厂房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