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驱动下校园一卡通平台变革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3期   作者:于丰嘉
[导读]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大高校对校园信息化建设愈加重视,校园一卡通平台的升级变得尤为重要。一卡通平台升级中虚拟卡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掌上APP的出现与一卡通平台的底层大数据也将会为决策层提供可视化的基础依据。虚拟卡的出现并不代表着实体卡被取而代之,两者的相辅相成则为师生生活提供了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市  100048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大高校对校园信息化建设愈加重视,校园一卡通平台的升级变得尤为重要。一卡通平台升级中虚拟卡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掌上APP的出现与一卡通平台的底层大数据也将会为决策层提供可视化的基础依据。虚拟卡的出现并不代表着实体卡被取而代之,两者的相辅相成则为师生生活提供了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关键词:高校;一卡通平台;虚拟卡
       
       
一、引言
        校园一卡通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在经历了从单功能卡(IC卡,饭卡)到集多功能于一身的智能芯片卡的发展后,不仅方便了全校师生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也实现了各个部门的数字化、网络化,提高了管理水平。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校园一卡通在高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信息管理,消费管理,综合计费,考勤管理,门禁管理等方面。其主要设备是智能芯片,加上后台数字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形成了大部分高校现阶段使用的校园一卡通。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已经完成了以校园一卡通平台的基础建设,能满足日常师生上网、就餐等基本业务,并且涵盖了学校师生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信息,诸如人员信息,门禁信息,学籍信息,消费信息等。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日益完善,一卡通系统也呈现出向移动端应用和虚拟化方向发展趋势。通过校园一卡通平台的升级建设,可以实现:校园实体卡与校园虚拟卡相辅相成;功能扩展、增加移动端应用、提供多种支付手段;建立线上、线下、掌上一体的自助服务平台,实现自助终端和虚拟校园卡业务系统的协作办公,达成信息全面交互;建立学校数据中心和数据交互平台,从而实现“一卡,一码”全融通的愿景。
        二、一卡通平台的变革趋势
        智慧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以“智慧校园”建设理念为核心,运用诸如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新兴技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服务。为了配合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破除系统之间的数据孤岛,一卡通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也必须要基于最新的大数据技术,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并且保证数据质量,打通各业务系统壁垒,提升师生体验和管理效率。同时,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移动端及线上应用服务体系的开发也应无缝嵌入。
        2.1 一卡通平台之移动化
        移动端服务体系的无缝嵌入离不开底层大数据的支持,也需要可视化界面的辅助。许多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推出了兼容性强、操作便捷、功能全面且可扩张性强的掌上APP,旨在从数据层打通校园门户、一卡通、教务、科研、财务等业务系统,为师生提供掌上充值、消费查询、补助领取、卡片挂失、门禁查询等一站式服务。
        2.2 一卡通平台之数据化
        一卡通里所蕴含的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电子钱包等大量数据信息将会为学校的决策提供基础依据。有效的数据传输与共享更大程度上整合了高校的管理数据,减少了数据冗余,不仅减轻了后台数据库的负荷,也减少了部门之间因数据不融通而造成的重复性工作。
        2.3 一卡通平台之智能化
        当下高校的一卡通是以M1卡或CPU卡为载体,集门禁、沐浴、充值、消费、借还书等功能于一身的数字化体系。在信息化时代带领下虚拟卡也应运而生。校园虚拟卡是以手机为载体,基于互联网及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产物,一般以二维码的方式呈现。虚拟卡除了能实现传统校园卡的基本功能外,也可实现自助充值、自助挂失、查看流水等功能。

随着5G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师生不仅可以通过二维码进行消费,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功能完成考勤、消费等。与此同时,与之相关的消费类、考勤类终端也要配套升级。
        三、一卡通平台的变革成果
        校园一卡通平台中无论是实体卡还是虚拟卡都是集统一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中心、统一的信息门户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基础平台。在“智慧校园”中虚拟卡的推行并不意味着实体卡就被完全放弃。根据个人喜好以及使用习惯的不同,两种卡类各有优缺(如表1)且相辅相成。在不同校园卡使用场景下,两种卡类有时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浴室场景下,虚拟卡的使用就会有所局限;而在卡内余额不足的情况下虚拟卡中的电子钱包就会发挥它的作用。在大多数校园场景下,实体卡与虚拟卡是可以交替使用的,实体卡与虚拟卡的珠联璧合也将为高校智慧一卡通平台建设增光添彩。
        表1:校园卡实体卡与虚拟卡的优缺点
         实体卡 虚拟卡
优点 1、操作便捷易懂
2、        专网封闭使用,安全度高
3、        外界环境对卡片使用影响度小(如网速) 1、使用便捷,不易丢失
2、        消费可直接使用电子钱包,联结银行卡
3、        节约发卡成本,发卡无上限
4、        可覆盖大多数校园场景服务
5、        可根据高校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开发拓展
缺点 1、易丢失,不能及时挂失
2、        须先充值再消费
3、        卡片丢失损失较大(补卡费、卡内余额)
4、        查询使用记录需要使用专门设备 1、易受网络情况影响
2、        移动设备在浴室场景下无法使用
3、        会造成卡片数据留存第三方公司
4、        虚拟卡建设部分接口较为开放,数据泄密和被攻击的风险增加
四、结语
        随着高科技发展的浪潮,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升级势在必行,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更新迭代也是大势所趋。虚拟校园卡的出现给师生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是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虚拟校园卡的出现、消费类终端的升级更换、校园卡相关业务系统的对接也会为决策层提供更加扎实的数据,使校园一卡通向开放化、信息化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李志国,张彬,范佳伟.智慧校园一卡通数据的分析及利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4):3-4.
        [2]杨冲.关于高校校园一卡通建设现状与分析趋势探讨【J】.才智.2019(5):249.
        [3]陈中华.虚拟校园卡在高校的应用与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5):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