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王桂玲
[导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其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阅读教学中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字词量、语言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等,同时通过阅读还能够有效的积累自身语文知识,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  王桂玲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其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阅读教学中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字词量、语言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等,同时通过阅读还能够有效的积累自身语文知识,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语文阅读和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就需要教师重视读写的有效结合,来实现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1.读写结合模式的意义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有效的实现了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通过阅读教学来让学生对阅读内容知识以及语言运用技巧进行有效的掌握,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理解提升的阶段,进而通过和写作的有效结合,就能够促进学生对掌握的阅读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他们阅读知识的巩固学习,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共同培养。另外,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后期语文的综合素养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应用
        2.1 根据课文进行仿写
        在进行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对课文理解,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点,同时还需要学生会课文中写作的手法。课文中很多写作手法都是具有借鉴性的,由于小学生写作能力有限,写作中往往存在很大的困难,而通过读写结合方式来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仿写,就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课文写作方法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比如,在进行柳树醒了一课的阅读教学中,课文内容是十分优美的,且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写作格式和手法来进行仿写,让他们可以选取其它的写作对象,竹子、花朵和麦子等,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写作的枯燥性,也能够根据课文形式进行逐渐的仿写,提高写作的兴趣。
        2.2 根据课文进行读后感写作
        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往往是比较有趣的,同时还含有着对学生思想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在进行课文阅读后,需要对课文深处的思想感情进行挖掘,从而来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深入理解,学生在了解到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后,也会产生一定的阅读感想,这时候教师就需要抓住教学的契机,来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读后感的写作,来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写作意识。比如,在进行清澈的湖水一课的阅读教学中,在完成阅读解读后,学生会对湖水风景的优美深深的吸引,进而对小洁不丢面包纸的行为具有深刻的认同,这时候学生的思维就会出现波动,逐渐萌发保护自然的念头,而教师就可以通过让他们写读后感的方式,来让学生把自身的感受进行表达,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没有灵感和话语的情况,促进他们写作的热情。



        2.3 根据课文进行续写
        在语文课文中,很多内容都是具有延展性的,学生在进行这类课文阅读中也会出现阅读不尽兴的情况,甚至面对一些内容还会发挥自己的现象力,来进行内容的后续创作,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课文情节来让学生进行延展性写作,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比如,在进行假如一课的阅读教学中,课文中有“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这样的句式,小学生面对这样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在阅读后思维会十分活跃,这时教师就让学生根据内容来进行课文的续写,学生就会有非常大的写作热情,通过自己大胆的想象来进行续写创作。
        2.4 根据课文进行写作拓展
        在语文课文阅读教学中,很多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通过课文会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思维,在进行阅读教学后就可以根据课文来让学生进行写作拓展。比如,在进行花钟一课的阅读教学中,课文内容就描述了各种花朵在不同时辰具有的特征,十分的有趣,学生都具有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就可以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来让学生去观察自然和探索自然,让他们发现一些比较有趣的自然现象,后让学生进行自己观察情况和感悟的写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2.5 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开展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对于学生而言就是最好的例子,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各种经典例句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与写作技巧。尤其是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变得更加系统丰富,文章中蕴含着无穷的思想力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引入写作指导,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而言具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在常规阅读学习中,需要认真观察人与事物特征的描写技巧,如怎样有条理、有文采的将事物进行表达,如何对文章进行整篇布局等,学生通过对一些经典文章的学习可以有效掌握其中的写作知识。例如:在教学《燕子》时,文章从多角度对燕子进行描写,同时也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又如排比手法“在微风中,有的…有的…”,对于学生而言,这些手法都可以在今后的写作中进行运用。其次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把握好时机,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写作训练,训练的形式以仿写、改写、续写与补白为主。仿写并不是单纯的抄袭,同时也不是简单的照搬使用,需要学生先通过阅读,分析文章中值得仿写的内容,进而有选择的进行“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又能够通过读写提高写作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课文内容来不断进行读写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进,从而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这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以及后期成长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兰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170.
[2]韩春艳.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J].长江丛刊,2016(29):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