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余艳玲
[导读] 小学数学学习在实际的开展中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数学教学开展的核心所在。

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城关第一小学 余艳玲

摘要:小学数学学习在实际的开展中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数学教学开展的核心所在。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数学学科的本质和特点,教师也应该在课程中借助多种手段和方法等,不断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方法和技巧。在解题当中游刃有余、轻松应对。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前言: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数学教育最终的开展目的就是让学生借助知识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这样能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让学生的学以致用得到更好的实现。所以,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也应该借助多种的方法和模式等,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推动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上不断的发展。
        一、借助逆向思维,培养解题能力
        在数学引导和教育当中,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对问题思考和解决,这样可以在思维上展现非常大的优越性等,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在问题的解决当中会受到启发,顺藤摸瓜,更好的找寻到知识掌握和问题解决当中的切入点等,让其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潜移暗化当中得到锻炼和加强。例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一道题目:“现在共有两块田地,第一块可以收稻谷共350kg、第二块稻田收到的稻谷为第一块的2倍。”并提出问题:“两块田地共能受到稻谷多少kg呢?”让学生解答。学生在解答这样的问题时必须要知道第一块田地多少稻谷、第二块田地多少稻谷,将两块数量放置在一起才能得到答案。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那么第一块稻谷收了共多少kg?第二块稻谷收了共多少kg?”学生立刻就会得到答案,从第二步跳回第一步。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也能使得学生具备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使得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题能力
        在数学教学的开展中,在培养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时,问题情境的创设也是教师非常好的一个方法和手段,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入情入境,进入到问题当中,便于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所以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能实现事半功倍[1]。例如,在讲解“圆”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情景——“特种兵正在参加野外特训.在雷区经过时,探测仪显示在特种兵A左脚的3cm之外有一颗地雷,但是并未显示具体方位。


假如将A的左脚为圆心,怎样才能找到地雷呢?”在问题出示后,每个学生都会跃跃欲试,以A的左脚为中心向外画出无数条3cm的线段,并且有学生将外端的点连在一起发现呈一个圆形。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对发现和知识点进行探讨和总结等。借助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实现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使得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加强。
        三、引导动手实践,培养解题能力
        人们常常说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实践[2]。这样的道理在数学探究当中也是同样适用的。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得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也应该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使得学生在知识的探究当中实现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例如,在讲解“观察物体”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不断的借助自己的空间想象力等,让学生对问题更好的解决。如,教师可以借助数个正方体来为学生搭建几个不规则的图案,让学生对其前后左右不同的形体进行分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的尝试和分辨。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发放正方体的学具等,V 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对自己的结果和想法进行检验。使得学生在动手实践当中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加强小组合作,培养解题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集体的智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集思广益,保障问题的合理解决[3]。例如,在讲解“三角形面积”相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合作学习。为学生下发不规则的三角形,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得到其他图形,对原图形和新图形间的关系进行思考,使得学生合作推理,让问题得到解决。
        结论:综上所述,基于数学学科的内涵和本质,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不断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可以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实现思维的运转、知识的内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学以致用。所以,在课程实践的开展中,教师也应该借助逆向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动手实践、加强小组合作等,使得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无形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平年.浅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0(13):21-22.
[2]王红霞.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思考[J].学周刊,2020(13):23-24.
[3]王和.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学周刊,2020(13):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