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田应东
[导读] 新时代,我国大力推广和实施教育制度改革,其中较具特色的选择性学习更是成为我国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式,在近些年的实践与探索中,选择性教学已取得斐然成就。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金牙瑶族乡更沙九年一贯制学校  田应东 邮编:547614

摘要:新时代,我国大力推广和实施教育制度改革,其中较具特色的选择性学习更是成为我国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式,在近些年的实践与探索中,选择性教学已取得斐然成就。本文将主要就我国教育体制中选择性学习在科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索做出进一步的分析的阐述,为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选择性学习;科学课堂;实践;探索
        一、选择性学习的内容分析及特征
        (一)选择性学习的内涵
        在日常学习中,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如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等情况,结合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从而确定和选择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参与的考试以及自身能力的提高等多个方面。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特长选择指导教师,促进自身的发展;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优势等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课程;同时,学生可以在日常学习中,根据自身的交际关系和沟通能力,选择适宜的、相互促进的同伴进行协同学习;另外,在实际学习中,为了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自身学习的发展,学生可以在多元化学习方式中选取有利于学习进步的学习方式。这是选择性学习的内涵。
        (二)选择性学习的鲜明特征
        选择性学习是一种具有鲜明选择性的学习、教学方式,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自主性,在新型选择性学习模式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可以自主选择指导教师、学习课程、学习方式等。二是多元性,与传统硬式学习模式相比,选择性教学模式具有多元化的明显特征,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接受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三是互动性,不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选择性学习模式,都是建立在教学的基础上,选择性学习可以在教学中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具有较强地教学互动性。四是同一性,学生作为学习和选择的同一主导者,是选择性学习模式的一大主要特征,学生可以在自身学习中统一调配学习和选择,从而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五是发展性,发展性是促使选择性教学广泛应用和实施的主要因素,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在自身学习和发展中占取主动地位,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可以根据各种即时变化及学习成果及时采取相应的变换措施,在自主探索和学习中学会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学习课程等多方面的调配,可以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个人学习的长久进步。
        二、选择性学习的几点策略
      新型的选择性学习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双重性。学生作为学习和选择的主导者,若能够充分把握学习和选择的主动性,则可以为自身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若无法把握学习和选择的主动性,不仅致使选择性学习的失败,更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为促进选择性学习的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一)创建选择学习的氛围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流群体,具有较强的兴趣性、好奇心以及从众心理。所以,要促进选择性学习的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就必须创建选择学习的氛围。创建选择学习的氛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促进学生形成学习目标。只有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确定自身的学习目标,才能确保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具备持久精神,才能提高学生在枯燥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促进学生在长久学习中为自身的发展谋求更多的技能。第二步,学习目标作为学生进行漫长学习的第一步,为学生的长久性学习提供耐以坚持的动力,自主选择则是促进选择性学习模式深入发展的第二步骤;只有学生具有自主选择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丰满、活跃的学习性,才能促进学生各阶段学习的有效衔接,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步,学习过程的长久性,决定了学习在本质上较为枯燥,要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和与人沟通能力的进步,就必须促使学习过程具备充足的互动性;同伴选择作为实现选择性学习模式优势的第三步骤;只有学生具有同伴选择权,才能促进学生在长久性学习中实现交流能力的形成、发展、提高。
      (二)加强选择学习的引导
      一般而言,学生作为学习道路中的初行者,缺乏学习经验,学习能力较为薄弱,难以在选择性学习模式中为自身发展选择较为合适的目标和方法。因此,在选择性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于学生在初始学习阶段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指导教师加强选择学习的引导主要可以根据以下三点:第一,教师在进行学习指导时,应当具备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学生的选择学习进行多元化引导,根据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教师不能局限于自身的格局中。第二,教师在进行学习指导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判断能力,促进学生选择意识的形成,判断能力和选择意识作为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的主要能力,对于学生在选择性学习中取得较大进步具有关键作用。第三,教师在进行学习指导中,要明确批判性和真实性的重要性,明确批判性和真实性是学习过程促进自身不断进步的主要源泉,只有明确事物的真实性和事件的批判性,才能在学习中不断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审视,才能进行不断的犯错和改错,促使学习中的有效进步。
      (三)促进选择学习的发展
      促进选择学习的发展是进行选择性学习的第三点策略,促进选择学习的发展,即在教学中鼓励、支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自主选择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选择意识、交流能力、学习能力等。只有参与各种不同的环境,进行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中,才能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逐步培养、形成、完善学生的自我判断、独立思考、善于发散思维、责任意识等素质。
        三、结语
      综合上述,选择性学习作为我国现代教学体制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对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确保选择性学习模式的积极性作用,就必须采取创建选择学习氛围、加强选择学习引导、促进选择学习发展的策略,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把握学习和选择的调控,为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吕巍.选择性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6, 000(0z1):254.
【2】陆洁.选择性学习在科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索[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