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设计与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李秀花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推进,对我国的幼儿教育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依提木孔乡中心幼儿园  李秀花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推进,对我国的幼儿教育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能够让幼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还要能够丰富幼儿学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幼儿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要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应用探究
        一、“折纸手工课”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开展
        幼儿阶段的幼儿思维比较活跃,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需要幼儿教师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时刻规范幼儿在课堂中的学习习惯。“折纸”是一个讲究步骤完整,且富有创造性的美术教学活动,幼儿教师不仅要在“折纸”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按照严谨的折纸步骤完成折纸,还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例如,幼儿教师在课堂之初可以说“小朋友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用一张张彩纸来折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现在老师会给每个小朋友发五张不同颜色的彩纸,一把剪刀,一个胶棒,请小朋友们先跟随老师,完成一个小兔子的制作”。紧接着,幼儿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幼儿进行折纸,要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能跟上教师的步骤,教师也要及时查看幼儿的完成情况,防止有的幼儿跟不上。在教师引导幼儿完成小兔子的折纸雏形后,教师引导幼儿在红色的彩纸上画两个红色的圆,然后利用剪刀将这两个圆剪下来,最后用胶棒把小兔子的眼睛粘在对应的位置。在完成了这个手工后,幼儿教师还可以说“小朋友们,你们折的小兔子都很可爱,你愿意把这个小兔子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吗?”,这样也引导幼儿学会感恩,使得美术教学更富有意义。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给幼儿布置课下作业如“小朋友们,请你们课下学习折叠其他动物,如千纸鹤、小狗、乌龟等,下节课把你们的作品带到课堂上,教其他同学和老师如何折叠其他的小动物”。
        一、“废物利用”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积极运用
        美术这一科目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敢想敢做的学习精神。幼儿教师要能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所以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身边一些容易得到的东西,进行废物利用,来进行美术上的艺术创作。这样的教学活动的积极运用能够开拓幼儿发现美的角度,拓宽幼儿鉴赏美的能力。
例如,幼儿教师在课前自己用喝完的饮料瓶,对塑料瓶进行改造,可以利用画笔、贴纸、剪刀、细麻绳等工具,来制作一个能够悬挂的花瓶、花盆、相框等。幼儿教师将自己在课前完成的“废物利用”的作品在美术课堂中进行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原来塑料瓶还可以变成这么多有用并且实用的东西。


幼儿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们,这是老师利用几个塑料瓶做的花瓶、相框等,这些塑料瓶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们每天喝的牛奶瓶也可以用来进行像老师这样的废物利用。现在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套材料,请小朋友们自己发挥想象,利用手中的材料完成自己的“废物变身””。在有的幼儿利用剪刀和塑料瓶,剪出了一个浇水壶的形状,为了让这个浇水壶更加地好看,该幼儿还在彩纸上画了一些五颜六色的花朵,并利用胶棒把彩纸上的画贴在了浇水壶的瓶身,幼儿教师让该幼儿向全班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发挥合理想象,自己完成变废为宝的美术创作,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力和创造力,还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实践力。
        三、“画笔”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合理应用
        幼儿接触美术这一科目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利用各种彩色的画笔,以画画的形式完成一幅美术创作,在美术中画笔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水彩笔,其次是油画棒。幼儿教师要能够利用简单的美术工具,来引导幼儿完成不简单的美术创作,需要幼儿教师创新普通的画笔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幼儿在美术学习中的热情和幼儿的创作力。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以“动物园里有什么?”为主题,引导幼儿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或者油画棒完成一幅美术作品。在课堂之初,幼儿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你们见过老虎、狮子、孔雀等吗?”,在幼儿回答“老师我在幼儿园中还见过袋鼠、长颈鹿、豹子”,有的幼儿回答“老师我还去过海洋公园,里面也有许多动物,我见过水母、鲨鱼、鳄鱼、海豚”等回答。幼儿教师紧接着可以说“小朋友们见过的小动物可真多啊,那你们能用手中的画笔把他们的样子画下来吗?这是老师眼中的动物园,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眼中的动物园给画出来”。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利用不同色彩的搭配以及不同的动物有什么特征,来完成“动物园里有什么?”这一美术创作,在幼儿画完以后,幼儿教师还可以向全班幼儿展示每一位幼儿的作品。幼儿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幼儿作品,向全班提问如“小朋友们,你们能看出来这位小朋友的创作中画了哪几个动物吗?”,在有的幼儿积极回答“有长颈鹿,因为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有的幼儿回答说“有小松鼠,因为小松鼠的尾巴像一把伞”等,这样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美术创造力。
        结语:对于幼儿来说,幼儿阶段的学习,是对学习的一个启蒙阶段,幼儿教师自身要拥有高素质,还有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在美术这一科目的教学中,幼儿教师要能够创设有趣味的,提高幼儿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实践能力,让幼儿在美术创作中,智力得到更好的发育,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1]田艳.浅谈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探究与策略.新课程教师.2017.
[2]边霞.幼儿园情境创决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组织实施.幼儿园教育教育科学.2018.
[3]俞淼.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探索.新课程上旬刊.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