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策略 杨梅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杨梅
[导读] 阅读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甚至影响人的终生发展。

陕西省泾阳县兴隆镇中心校       杨梅

【摘要】阅读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甚至影响人的终生发展。同样,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也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深
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之弊,也常常为之困惑、苦恼,为此进行不懈的探索,将培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作为寻求阅读教学的基础,以期待提高学生
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  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经。”可见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素养
的重要性。而且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1] 要让学生开拓视野、汲取知识光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能达到新课程目
标要求的。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孩子们爱上阅读。那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外阅读多的孩子,上起课来对很多问题、很多事物都能侃侃而谈,甚至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当老师提问时,能
马上反应过来,而且观点、视角都是非常独到的。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更应该想办法来培养他们的兴趣。我深
信这句话:“如果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从被动地阅读到爱上阅读是一个既艰难又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我们给了学生营造
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一)、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组织学生经常去阅读书籍;还可以在班级设立读书角
,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倡导学生多读书,并定期的组织读书交流会,谈体会感受。开展故事会、我读过的好书、一起来读名著等活动,营造读书氛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整个班级活起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针对性的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籍,激发阅读兴趣。
        1、选择和推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的书籍
        教师应该不定期的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的阅读材料。[2] 低年级的小学生富于幻想,引导孩子阅
读那些拼音版的短浅有趣的童话、寓言等故事,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如《安徒生童话》《小布头奇遇记》等。至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随着他们
阅读和理解能力的逐步提高,要引导他们扩大阅读面。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指出,“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
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教师给学生推荐阅读内容不要局限在某
一个领域,要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学习语文都有密切的关系.
        2、结合课堂教学推荐、介绍有关的书籍
        我们都知道,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要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必须立足课内,带动课外。教师要积极探索语文教材课内阅读与课
外阅读的结合点,采取正确策略让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帮助学生增强阅读体验。一是介绍所学课文的作者写的其他文章。


《林冲棒打洪教头》学
生都非常喜欢,教师可以趁热打铁,介绍他们去看《水浒传》,在班级图书角放置学生读本,学生自然会产生浓厚的文学兴趣。二是介绍与课文内容有
关的读物。学了《天火之谜》之后学生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就趁机介绍几本有关科学方面的书。这种方式既能丰富教材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又能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二、用自身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
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由此看来,首先教师必须爱好阅读,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老师阅读量大、视野广、有丰富的学识,在传授
知识的过程中,能把自身的亮点更好的展示出来,学生也会耳濡目染喜欢上阅读。                                                             
        三、利用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
面,进而考察其阅读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所以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并且要善于利用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教师不要错过每一个评价的好时机。当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一点点进步时,我们都不要吝啬表扬的语言,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得
到极大的增强。有一次,我在讲《田园诗情》时,提到了荷兰的风俗,就请学生来讲讲荷兰的风俗,有位同学大胆发言,并能非常清楚、流利的讲述,
其他的同学都用无比羡慕崇拜的眼光看着。于是我就抓住这个机会,鼓励孩子们多读书,号召大家向这位同学学习,受到表扬的学生很兴奋,对课外阅
读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2.定期总结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学生还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时时跟进,加强对学生
的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善于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召开读书主题班会,故事会、课外阅读比赛,依此检阅阅读成果,并及
时进行总结,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才能逐
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才能完成阅读目标,才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书中自有黄金屋”,让我们轻松、愉快的带领着孩子去书的海洋里遨游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J] 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孙瑜.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J]新课程.2019-1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