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梅中学“五三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何燕
[导读] 全国各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洋思”,“杜郎口”成为了教育界课改的旗帜。

湖南省新化县上梅中学  何燕

摘要:全国各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洋思”,“杜郎口”成为了教育界课改的旗帜。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摒弃从前的填鸭式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断地鼓励,赞美,夸奖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主张“兵帮兵,兵教兵,兵强兵”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三次以上赞美学生   三次以上提问   三次以上讨论   三次以上展示机会
        全国各地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愈来愈成为人们认同的教育思想。这一理念可以这样来阐述: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能够成为自己,成为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自主发展是其核心和灵魂。一个自主发展的人,就是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有积极的自我形象、悦纳自我的人;就是有明确努力目标,有内在的学习需要与成长渴望的人;就是有良好的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的人。因此,高品质的教育就是要促使所有学生的成功——造就自主发展的人。
        为了造就自主发展的人,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有效教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梅中学在罗贵雄校长的带领下,通过对“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这些成功课改的名校进行实地考察,以及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切合上梅中学实际情况的课改新理念:“五三高效课堂模式”,即:三次以上赞美学生,三次以上提问,三次以上讨论,给学生三次以上展示的机会。


教师要让学生过充实的精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智力劳动的快乐,也让教师从从前的“一说到底”,“事必躬亲”,“包办代替”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制定一套完善的体系,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让学生全副身心地卷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自信建立在点点滴滴的成功的基础上,这就是造就自主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途径。其次要切实推行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就是旨在促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有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甄别等功能,而这些功能都可以服务于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发展性评价的另一个原则即激励性、期待性,以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另外,在学生全部的生活之中,特别是在课堂生活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想象未来、憧憬未来、规划未来、设计未来的能力:着力培养他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品质:干什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追求;要经常和学生讨论当下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的意义,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让学生感受到思考与探索的乐趣。最后,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始终应该作为教学目标来追求。
        “五三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是一个漫长,反复,曲折前进的过程,学校曾多次组织教师去往娄底一中,常德一中去学习他们的教育理念,领导也是亲自去往“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并结合上梅中学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讨论,实践,修改,再实践才形成了现有的课改方案,并且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曾遭遇到了老师的质疑,实际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比从前更糟糕,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实际困难而停滞不前等等。然而,正确的事情总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我们深知,“以人为本,把学生造就成自主发展的人”这种思潮像滔滔江水不可阻挡,就像任何一件新事物的产生都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弊端一样,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也要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修正,完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欣慰地是,这个方向是正确的,至少不会犯南辕北辙的错误,且行且坚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