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预设与生成研究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袁川媚
[导读] 无论做任何事情,预设与生成这两个词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甸阳镇中心小学  袁川媚

摘 要:无论做任何事情,预设与生成这两个词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更是如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的对小学数学课堂做出预设与生成并想出解决的方式,从而教学资源得以充分挖掘,这样既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也能够有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下面我就关于小学数学课堂预设与生成做出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的教学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预设与生成;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讲解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至于小学生的课堂表现并不是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更不要说新的教学资源能否在课堂的讲解中生成。显然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不能调动起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一种厌学的心理。教师只有将预设和生成课堂有些结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有效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呈现出完美的数学教学结果。    
        1.预设和生成二者之间的联系    
        1.1 生成依托于预设    
        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在课前完成预设才能够实现课堂的生成,这也就体现出小学教师进行课前备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通过教材和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教学资料,再将这些资料整合成系统的知识,这是一个复杂的备课环节,预设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学习状况都不一样,教师在进行预设时要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成的课堂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预设的准备工作。
        1.2 预设和生成可以进行变通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二者不可分割,它们相互依赖以呈现完美的课堂效果.在以往的教学背景下,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教师更侧重于预设环节,他们认为课堂效果是由预设所决定的,这种观点太过于局限性。的确充足的预设准备可以更好的实现课堂的生成,但是预设的实现也需要课堂教学的进行,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对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环节同等看待。
        2.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教学方式    
        2.1 认真进行预设工作,为生成提供前提    
        预设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准备工作,有极大的必要性,这也适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一节完美的课堂讲解依赖于很多必要的准备工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形成预设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的状况都是不能够确定的,特别是小学生的想法和思维的都比较奇特,教师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还要能够回答他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生成的效果依赖于教师精彩的预设。比如关于“长方形的周长”的知识,教师可以提出疑问:长方体的周长是用什么方式测量出来的呢?你们能够对其进行验证吗?接下来教师要留给小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并开展课堂展示环节.有的学生会说他用尺子测量出一根线的长度,再将这根线围城一个长方形,这样就测量出了长方形的周长。


另一些学生会说直接用尺子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将他们加在一起就算出了周长。还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些小的图形我们能够用直尺测量,可是对于那些巨大墙的周长呢?这种测量方式还适用吗?有的学生会提前做出这样的疑问,对于最后一位同学提出的疑问就是教师预设内容的一部分,这位同学提出的疑问便是教师课堂要讲解的重要内容,接着教师编可以引入教学重点: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试想一下如果教师不提前做出预设,又怎么快速的回答学生的问题,从而引入课堂教学环节呢?所以提前备课能够促进高效课堂的开展。    
        2.2 有针对性的调整预设,实现课堂的生成
        学生是教师讲解知识的对象,他们的思想和认知都呈现不同得状态,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特性,自然而然学习情况不尽相同。这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注意的关键点,学生的特性也使得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关注学生的想法应该是教师的教学任务,由此即使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预设,从而形成一节完美的课堂讲解。比如在教师讲授关于时间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钟表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认识时间为预设的内容。首先让学生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选同学到讲堂上来自己拨动钟表的指针,当一个同学拨动时针的时候指针也在转动,并且随着指针的变化而变化,教师便可以给学生讲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这就完成了第一个知识的讲解,接下来再让学生到讲台上转动指针,原本以为这位学生会像前一位学生那样拨动钟表,但是他直接手动转动指针,这与教师之前的预设完全不一样,于是教师可以根据这位学生的思路继续进行下去,结果却与之前所讲知识发生矛盾,由此教师可以更深入的与学生讲解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调整预设,从而开展相应课堂的生成。    
        2.3 灵活变通,创新生成    
        课堂情形并不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的,会经常发生各种意外情况,有时候教师做出的预设非常完美,但却不能适应正式课堂的讲解,这种意外情况还会呈现更加完美的课堂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便可以灵活变通,方式之前的预设,从而提升课堂的效率,也有利于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如在学生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时候,按照正常的讲解思路,教师做出的预设是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教学任务。但是有一些学生之前已经预习过课本,他在课堂上直接讲出了教师要说的内容,这便引起其他学生的自由发言,她们的想法并不十分正确,但是他们却积极地参与了课堂。所以在这样的课堂形势下,教师的预设就起不到作用,有时候出乎意料的课堂可能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 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课堂预设与生成在小学教师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教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方式,创新传统固定机械的教学模式,并且要在正式的课堂讲解中灵活变通,从而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晓萍,薛彩霞.创设无法预设的精彩——小学数学课堂“驾驭生成”策略浅探[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11):24-25.
[2]厉志敏.试论小学数学课堂“预设”与“生成”关系处理[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