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化学课堂生活化有关思考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赵炳花
[导读] 化学这一学科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化学知识。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   赵炳花

摘要:化学这一学科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化学知识。在初中阶段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建立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将生活化教学方式运用在课堂中,实现课堂生活化,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其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生活化;学习热情
        在课程改革实施和深入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方式,摒弃传统教学中灌输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意识到生活化教学方式实施的重要性,并且将其运用在化学课堂中,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升[1]。
        一、课堂生活化教学方式实施的必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2]。素质教育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能使能力得到锻炼,并且提升实际运用能力,而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很好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二)中考的实际需要
        化学是中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改革实施的背景下,中考中很多化学问题都和实际生活之间比较贴近,通过课堂生活化的实施,能够使学生对化学中的生活化内容产生更深刻认识,也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化学中的一些知识。
        二、初中化学课堂生活化实施策略
        (一)讲授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能用化学知识解决。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仅仅是采用理论知识灌输的方式,很少将实际生活和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这种状况的出现使学生对化学学习难以提起兴趣,教学质量和难以保障。而生活现象在化学课堂中的引入,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产生趣味性,并且能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3]。如在生活中,有一些铁制品放置久了之后会生锈,家中在去除水壶中的水垢时,经常会使用醋。这些生活化内容在课堂中的引入,能够深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并且意识到怎样将化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二)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化学学习中,学生的一部分知识是来自于教师,一部分知识是来源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对物品的挖掘,发现物品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并且将其运用在教学中,构建相关学习情境,并且将这些物品带进教师,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化化学知识,在观看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会得到激发,自主进入到学习中,实现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例如白糖,是大家经常食用的一种物质,它是白色的小颗粒或粉未状,像冬天的白雪。在一个二百毫升的烧杯中投入五克左右的白糖,再滴入几滴加热的浓硫酸,这时白糖就会变成一堆蓬松的“黑雪”,并且嗤嗤地发热、冒气,“黑雪”的体积也会逐渐增大,甚至会满出烧杯。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反应后所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的跑出,所以体积越来越大,最后变成蓬松的“黑雪”。而且在放热过程,会发出响声。
        (三)生活化的拓展实验
        在结束一段知识讲授之后,为了更好使课堂知识得到巩固,教师经常会布置大量作用,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完成作业,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十分有限。实验是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但是由于课堂中的时间有限,学生在实验结束之后,往往会感觉到意犹未尽。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课后为学生布置生活化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4]。例如在学习完氢氧化钙这部分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试试石灰煮鸡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性,在实验中,学生会发现鸡蛋出现了爆炸的情况,生石灰化学名称叫氧化钙,加水后变成熟石灰,化学名称叫氢氧化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白灰。把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叫做“消化”这是一个放热反应:CaO+H2O=Ca(OH)2。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学生会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实验内容产生更深刻印象,并且对化学学习产生更浓厚兴趣。
        (四)运用生活化评价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生活化内容产生更深刻印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生活化评价方式,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教学中,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发展,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如在学习完一部分知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是否将其运用在生活中解决了实际问题,关注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受潮?用来烧水的铝锅出现黑色斑点之后怎么办?然后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其进行综合、全面、客观的评价。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课堂生活化的实施,能够使学生高效掌握化学知识,也能使学生加强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将学习内容更好融入在生活中。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使其参与社会生活,树立责任意识。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资源的整合,使学生在遇到生活化问题时,能够自主解决,实现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张珺瑕.初中化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50):168.
[2]宋华国.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开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72.
[3]祝利萍.试论初中化学课堂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5):171-172.
[4]欧翠香.初中化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8(27):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