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黄艳梅
[导读] 在选项课教学中,本论文通过围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探讨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创新, 如何成为一名让学生们所喜爱、尊重的体育教师

广西梧州高级中学    黄艳梅   
                     
摘要:在选项课教学中,本论文通过围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探讨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创新, 如何成为一名让学生们所喜爱、尊重的体育教师, 让每一节体育课都能使学生们在欢快中学到知识和促进身心健康, 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等为出发点,进而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快乐体育教学。
关键词:学生     体育兴趣   选项教学 
        为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建立起终生体育意识,在新课改后的体育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在课的内容安排上下功夫,并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和魅力,使学生在欢快的教学情境中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能够掌握一到两样体育技能,为建立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一、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兴趣将随着人的需要特别是精神文化需要的发展而发展.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可就越强。所以,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很重要。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课的准备不充分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我们教师往往按照国家规定的教材按部就班的进行几十年不变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时间一长, 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 从而减少了他们对原来体育课的兴趣。
        (二)教师素质高低会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体育教师如果只一味地注重教学能力和工作能力而忽视了教师的自我完善以及创新意识,并不能完全达到学生心目中所喜欢和接受的教师的标准。在深入到学生当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现在老师目前的自我完善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感到不满, 而对最基本的教学工作能力方面, 学生还是满意的。
        (三)考核项目及评分的不合理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现今的学生体育考核中, 很多考核项目的安排与评分标准相对不合理。例如: 在体育达标的力量考核项目, 男生的项目为引体向上而女生的为仰卧起坐。男生很多连最基本的分数都没有,勉强能及格的也寥寥无几,可是女生大多却可以达到优秀标准; 我们现在进行的考核项目以及标准存在着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这严重地影响到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从而对体育课的考核产生了惧怕心理。



        (四)学生对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的希望。课改后的选项教学里,学生对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的希望:① 希望老师能够开设出更多自选项目; ②选项课的练习方法要多样化,竞赛教学安排比例要加大;③有趣味、游戏性的上课, 多组织一些比赛活动;④校内多安排选项课相对应的项目比赛。
        二、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一)教师在课前备课应钻研教材。突破常规要完成一节成功的体育课的教学, 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在课前钻研教材, 充分的备好课。教学目标要明确, 切合实际, 突出教学重点, 教学步骤与时间要安排合理, 场地器材分布要合理; 其次, 我们要针对受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也要考虑学生的喜好。例如, 在课的准备过程中, 不妨多花点时间和精力,查阅一些有关的书籍, 把体育游戏合理的应用到体育课中, 让它同样达到以往准备活动所需达到的目的。这样一来, 学生在课的开始阶段更容易对课的内容产生兴趣,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这样的效果往往比相对单一枯燥的慢跑、徒手操要好的很多。
        (二)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新《课标》提出: 教师除了拥有原有知识以外, 还要有针对性的充电, 这些急需补充的知识主要有: 与研究性学习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常用的信息技术、常用的科研知识、学生心理知识等。教师的自我完善能力将决定一个教师是否能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所在了。
        (三)合理改善考核项目及评价标准。合理地对现行的体育考核项目和评价标准进行改革, 制定一套更为切合现代中学生身体素质的考核项目和评价标准, 让学生们在考试的时候不再惧怕, 能从容的面对考核, 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
        (四)提高课余活动的质量。在课余活动中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我评价,组织裁判,交往能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树立新的时空观(指突破学校的空间界限, 与社会发生广泛联系) , 加强课外活动的科学管理(建立相应的考勤、竞赛、奖惩制度和评价体系) , 成立学生体育协会(由单项体育协会组成,分别管理班级之间的友谊赛) 来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让学生自己积极踊跃地参加到这其中来。
        总之, 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后天的体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为此, 我们体育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 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体育兴趣, 结合学校的实际可能, 精选教材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改进体育活动的方式, 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直接体育兴趣。二是,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作用和意义,真正体验到体育学习和锻炼对增进身心健康的好处,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间接兴趣。
[参考文献]
[1]季浏. 汪晓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7.
[2]殷广建. 对初中学生体育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 ]. 中国学校体育, 2003. 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