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王文媛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王文媛
[导读] “数学概念”在另一种意义上就是进行理论教学的基石,特别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求知精神的培养是数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

西北工业大学咸阳启迪中学   王文媛

摘要:“数学概念”在另一种意义上就是进行理论教学的基石,特别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求知精神的培养是数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其中,高中生的数学求知往往就来源于对数学概念本身的追根溯源。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数学学科中的概念教学,在凸显概念本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其基本意义与拓展延伸,从多方面对数学概念作出解读,进而在把握概念层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活动,使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更为稳固,帮助其发展求真探索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策略
        顺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高中生需要深入地了解相关数学知识,这就包括对于一些数学概念的理解。而从小学到高中,一些数学概念在定义表述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从通俗易懂到比较严谨,这是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成长相适应的。另外高中阶段也涌现出了大量的“崭新”的数学概念,它们的知识深度与内容广度和以往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学生理解这些数学概念的过程也更为艰辛、不易。因而,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概念教学,让学生从源头上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把握概念与定义本质的过程中正确理解知识材料,透彻的理解也造就了数学能力的快速提升。对于数学这种逻辑性极强的科目,“一法通,万法通”更是推动学生优化数学理解的重要途径。
        一、丰富教学方式,优化概念引入
        由于数学学科在高中阶段具有更多的符号,更复杂的概念,很多数学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就进行直接课堂导入,缺少让学生进行消化、理解与接受的过程,导致学生在概念的理解上不尽人意,整体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师需要丰富个人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导入中采取各种趣味化的策略,更为灵活地引入数学概念。从生活中的实例到数学家的有趣故事,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被相关的数学概念吸引,从而有效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加速从感知概念到类比推理的学习进程。这样,做到了数学课堂的有效优化。
        如,在学习必修一《函数的应用》这一章节中,为了活络课堂教学的气氛,数学教师可以讲解有趣的历史故事,比如传说中数学家笛卡尔与公主之间上演的凄美爱情故事,用一个外人看起来不知所以的函数表达式R=a(1-sina)来传递自己的情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心形曲线,同时再将这一知识与后续的极坐标相关的知识进行联系与对照,在函数与极坐标的互换中,学生更能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同时,在应用方面,学生们从数学家的爱情故事中也学到了更多的技巧,对函数的应用产生了丰富的兴趣。



        二、积极观察生活,同化概念理解
        高中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为了加速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来展开概念教学,使学生可以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去进行概念的类比学习。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尝试让其按照现有的生活材料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在虚拟实验、假设检验等过程中去辅助高中生进行概念学习,通过生活情境的帮助来唤醒高中生的求知欲,在生活的同化下进行概念的理解学习。
        如,在必修五《数列》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常出现的一些向日葵、蝴蝶花的种子或者花瓣数目,使学生分析它们存在的某种数学规律,了解到这一数列在自然密度分布上的作用。通过斐波那契数列的生活化学习,高中生了解到了世界上更多的数列形式,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几种简单数列规律,认识到了数学的广阔,对数列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同时,对斐波那契数列的引入也可以从经典的兔子繁殖角度入手,在一堆兔子的交叉繁殖下来理解数的增长的概念。
        三、进行概念比对,分析知识异同
        高中数学学科内的知识点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往往可以从一个知识点类比推理到另一个知识点,即使是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知识部分,也可能在某一领域内产生交叉。因而,为了加速高中生的概念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比对,使学生在分析学习中掌握基础的逻辑推理知识,并尝试用严谨的数学知识对推导过程进行验证,从而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突破性的概念学习,深化巩固高中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知识印象。另外,比对也可以呈现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差异性与关联性,特别是在一套大的数学公式框架下,学生能够更贴切地理解这一公式中各种变量的意义与关联。
        如,在椭圆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拿圆、双曲线、抛物线来进行类比,从标准方程到几何性质。在坐标与轨迹的综合学习下,学生能够找到图形与公式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学会进行数学变量的套用,从而能够尝试做出一些简单的推导,进行定理、公理上的验证,有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升华个人的数学抽象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的概念课程需要教师更加上心,在积极的思考与实践中去探寻更多的教学可能性,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数学相关的概念,使其了解数学,热爱数学,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符仲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张国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从“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例谈概念教学策略[J].创新创业理念研究与实践.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