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周艳君
[导读] 英语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语言

浙江省诸暨市安华镇中心小学  周艳君 311821

摘 要:英语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在如今的素质教育要求的环境下,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培养教育的同时,将教学重点放在情感态度的培养方面,为社会教育出综合型的人才。情感态度培养是可以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的重要因素,是现在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创造一种文化背景,把握英语的语言文化。
关键词:情感态度;英语教学;小学
        进行小学英语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朝着全面的方向发展。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发掘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会对当前新课程要求的教学实践的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对情感态度认识不足
        教师会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思想限制,对于这种情感态度培养没有正确和完整的认识,使得培养效果不是很好。只要没有合理的处理这种培养方式,都可能对小学英语教育培养造成不好的影响。部分教师没有清楚地理解情感态度教育,导致其在教育活动中没有明确的方向。另外,教师虽然对情感态度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不能很好地运用在实际教学中,形式化严重。没有细化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师的教育培养手段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适应不了新课改的要求,使得情感培养的教育目标不能很有效的落实。
        1.2培养计划没有注重情感态度
        小学英语教师忽略情感态度培养,以为这种培养方式只存在于思想品德和语文课程中,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往往不会向这方面考虑。教师在备课时,只关注这英语的知识运用和口语交流,不能实现教学的立体多元化。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教师,有自己的教育方式,思维定式,很难接受更新的情感态度教育培养理念,在教案中不会涉及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1.3教学形式化严重
        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时候很难融合情感态度的培养方式,将课堂变成沉闷没有趣味的说教课,使得学生丢失了听讲的积极性。有时候太过于注重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而没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使得工作开展缺乏知识基础,学生并不能跟上进度。这样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限制情感态度培养的有效性。



        2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
        2.1打造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把教学变成了填鸭式教学,使得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小学英语课堂因此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顿生无聊之感,限制了情感态度培养的发展。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思维活跃和好动的天性,打造一种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打开沟通渠道,增强学生英语素养。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培养计划,使得学生能充分理解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另外,教师应该营造一种英语学习环境,有一种实际的场景应用,使得学生在这之中感受到英语的情感运用。增强交流沟通的欲望,并且这种心情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克服学生的消极情感态度
        在大家的汉语言思维影响下,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种汉语言的思维惯性,在英语学习中会遇到思维转变的困难,从而出现消极的情感态度。教师应该充分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消极的心情,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拥有健康的学习态度。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学生有着普遍的焦虑情绪,尤其是在遇到了困难时候,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如果教师没有采取合理的方式引导,会更加使得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教师在小学英语的教学实践当中,要构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没有沉重的学习压力和负担,积极投入英语学习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和行为,另外还有心理疏导,在课堂上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得学生能够快乐地上课听讲。
        2.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小学英语的课堂,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会成为影响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但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太多,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些比较活跃的学生才能被学生注意到。教师要是想要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就应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动机,让他们知道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教师可以将以前忽略的导学部分充分利用,通过有趣的导学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
        2.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任意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情景中,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小学英语作为语言学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可以和别人交流,并且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组,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另外,学生的水平有差异,教师可以合理分配不同水平的学生到一组中,学生们就可以互相学习,既能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
        3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年龄小,学习中容易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学习科目也会有自己的选择和喜好,乐于学习喜欢的科目,而放弃不喜欢的科目,导致偏科。所以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始终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学习英语。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引导他们学习。
参考文献:
[1]李丽谊.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26).
[2]高玉杰.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英语教师,2016(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