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创新人才培养和家庭教育探究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王宁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平均水平的提升,中职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中职教育培养出的职业人才能够更多满足市场需求。

大连艺术学校  王宁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平均水平的提升,中职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中职教育培养出的职业人才能够更多满足市场需求。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对大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更高,大学中培养出的人才更为偏向于社会各个管理岗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则是为技术应用提供人才。然而,目前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较为有限,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为了使得中职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需要从人才的创新进行思考,从学校以及家庭教育两个方面入手,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家庭教育探究
        引言:中职教育要更多的重视中职学生的特殊性,根据学生的需求,综合应用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能力。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家庭教育,对于
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的影响最为重要。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从这学校、家庭不同方面入手,通过环境的优化,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中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中对实践性内容的重视不足
        中职教育是围绕着职业教育为目标,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以及学生的年龄、学习习惯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通常对实践性的教学内容重视不足
。在课堂中,理论教学内容的大量渗透,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受到限制。同时,这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存在消极影响。
        2、人才培养中未关注学生的发展进步
        中职教育直接为社会一些较为基础的技术性岗位提供人才,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未来持续发展关注程度不足,在教学中未能够从学生发展的需求
,对其进行引导。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毕业参与工作之后,对自己的未来的发展提升缺少关注,往往直接放弃了持续性的学习。
        3、未能重视市场中人才的需求
        我国的中职教育仍旧有待发展,在许多学校的教育中,学生的培养规划与现阶段中市场的需求之间并不符合。教师往往是根据较早的市场人才
需求状况,规划人才培养的策略,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1、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各阶段的教育中,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都会对教学整体水平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中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素质的提升与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学生的培养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在教师的选择上,需要引进更多的高学历、高水平教师,也不能忽视对职业中专业人才的引进,可以要求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职业人才,在学生的职业教育中担任指导教师。其次,要对教师的素质持续提升进行关注,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要关注教师本身的发展性,应用相关的策略,对教师的职业能力进行提升。


例如,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通过定期的考核,提升教师的进取心等待[1]。
        2、重视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在职业人才的培养中,中职学校需要对市场中人才的需求比例,以及具体要求有所认知与了解。及时的按照人才需求比例,对招生的人数进行
调整。要对一段时期中的人才需求变化进行综合性的考察,确定具体的招生数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实践性能力的培养。在对技术要求较高的教学中,要减少理论教学比例,提升教学效率,更多的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同时,在人才的培养中,应用校企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中职人才实践水平的提升,也具有促进作用。企业可以为学校的教育提供技术指导教师,为学生的参与实践提供机会。
        三、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家庭教育策略
        1、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信意识
        中职阶段的学生通常年龄较小,然而在毕业之后,有许多的学生会直接的参与到工作中。其心理的成熟度,对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
此,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单位,就要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有所干涉,引导学生家长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与独立意识。例如,教师要向家长说明,在家庭生活中,要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去对待学生,同时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关爱。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与自我尊重,独立与自信的意识就会得到提升[2]。
        2、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
        事实上,对中职学生的家庭进行观察,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在有需要的情况下,教师要与学生的家长取得主动的沟通,通过合
作的行为,达成培养认知的一致。例如,一些学生家庭的环境较为贫困,这种情况下学生一些学生的心理会出现问题,教师要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对学生家长的教育行为进行更为细致的指导。通常,贫困家庭中家长的文化素质也比较有限,教师要在沟通中保持心情稳定与耐心,使得家长能够感受到教师的诚意,配合教育工作[3]。
        结束语:
        创新研究中职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院校和教师以职业需要为导向,除了要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还应该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出
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将家庭教育引入到中职创新人才培养规划当中,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提升家庭教育的针对性,让中职学生在爱的鼓励下成长。
参考文献:
[1]常春晓.中职创新人才培养和家庭教育探讨[J]. 才智, 2019(18).
[2]赵江娜.当前中职生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12.
[3]郑少军.浅析新形势下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 科教导刊, 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