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模式探讨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陈冬梅
[导读] 目前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以及教学的创新性、探究性,以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其越来越提倡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七一小学  陈冬梅  621100

摘要:目前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以及教学的创新性、探究性,以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其越来越提倡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本文探讨了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模式的应用意义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模式;
        引言:探究性教学模式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探究事物或问题的本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学问题的实质性理解。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日后数学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模式的应用意义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一味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来应对考试,学生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真正吸收知识,此种教学方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改革理念的要求。因此,在目前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不断探索并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以不变应万变,避免死磕课本知识内容,同时丰富其自身的知识面,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使数学课堂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也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改革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模式的应用方法
        1. 打造探究性课堂,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仅仅教给学生一些数学概念、理论等知识,让学生记住所学内容,学生在不了解其根本原理的情况下,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虽然课上暂时记住了所学内容,但是很快就会忘记,并且教师单纯的讲授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渐渐地学生不会主动思考,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被动的学习以应对考试。因此,小学高段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打造探究性课堂,给学生自由的思考和提问的机会,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不断探寻习题中的规律,不断探究解题方法与技巧。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小学高段数学,并体验的数学的奥妙。



        以六年级所学的百分数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上课时先根据数学概念,列出提纲,列出需要解答的几个问题,比如百分数的定义,什么叫百分数,如何从百分数的角度来分析税率、利率等,由此让学生自己联想,引导同学们独立自主思考,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探究能力。
        2.组织学生自主讨论,培养创造性数学思维。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探究。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初探,自我总结课本知识要点,并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在讲述过程中,积累数学做题经验。与此同时,学以致用,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增强对知识要点的理解与认识。最终,在讨论结束后,通过做练习题来进一步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情况,回归数学课本,回顾老师所讲授重点和难点,升华本节课堂的知识要点,深入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创造性数学思维。
        例如,对于六年级下册中数学广角—鸽巢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口头表述,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共同探究,或者给其他同学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每位同学讲解的正确解题方法,加以学习,对于错误的解题思路,加以指正。
        3.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知识框架,积极探究。
        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分散的,其各章节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对所学到知识反思总结,整体把握,深度探究,加以创新。站在系统的角度,全面把握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并且需要不断探寻习题中的规律,不断探究解题方法与技巧,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使知识更加条理化,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只有将课本小学高段习到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学生能够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真正的领悟数学学习的本质,这样才能够达到数学学习的真正目的。
例如,对于圆柱与圆锥的学习,综合考虑前面章节中学过的圆的相关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整体把握圆、圆柱、圆锥等一类图形的性质、特点及应用等,让学生自我寻找其中的异同点,引导同学们自我分析,自主探究,独立自主思考,总结当中的规律,寻找解题的技巧,培养数学思维。
        三、结语
        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逐渐被应用于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需要不断地实践观察、积累改进,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多角度转化数学问题,将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全面提升小学高段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小学高段数学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纪秀峰.浅谈探究式教学在小学高段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3(12):135.
[2]董梅.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模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