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六年级写作教学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黄语成
[导读] 作文在语文试卷上占有很大的比重,一直是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

广西省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共和乡碧城村小学 黄语成   530803

摘要:作文在语文试卷上占有很大的比重,一直是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升高,考试对作文的写作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学生不仅需要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还要明确写作主题,有清晰的写作思路。而小学阶段作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进行写作的深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针对如何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六年级的写作教学这一问题展开分析,以期提高写作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六年级;写作教学
        思维导图的有效构建不仅可以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效率。写作的核心部分体现在思维逻辑中,一篇优秀的文章必须拥有合理结构、思路和语言。虽然很多学生收集了广泛的素材,但由于思维能力有限导致文章凌乱,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可以优化学生的写作结构。在六年级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既是写作教学的要求,也有效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写作教学是现在教师努力的重要方向。
        1.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1.1重视写作技巧,忽略情感表达。
        由于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开始片面地追求高成绩,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是讲一些和考试有关的知识、技巧等内容。比如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大部分时间是给学生讲授固定的写作模式、提分技巧等知识,并不重视学生在写作时的真情流露。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但是限制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不同学生写出的作文大同小异,没有个人特色。
        1.2评价标准刻板,学生思维受限。
        在评判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低时,大部分教师都不关注写作的主体和学生间存在的性格差异,教师一直都是用一个固定刻板的标准去评判学生写的作文,而且评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个人情感的影响。这种评价标准掺杂了太多的主观因素,过于刻板,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思想情感,使不同学生的写作风格趋于相同。学生在写作时不再表达个人情感,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
        2.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2.1增加写作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思维导图可以由文字和图片交互构成,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更受学生的喜爱,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本来平淡厌烦的写作兴趣。


思维导图在写作中的运用灵活生动,有利于学生写作灵感的触发和思想情感的流露。
例如,教师在教授《建议书》这一写作时,可以为学生选定一个环境保护的主题,学生独立根据主题绘制写作的思维导图。分支一般由森林保护、大气保护、水资源保护以及垃圾合理化处理等构成,学生也可在各个分支旁绘制相应的树木、云层、水滴以及垃圾分类等图画丰富思维导图,增加写作趣味性。
        2.2指导学生构建写作框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构建写作的基本框架,按照时间顺序、地点变换、事情发展以及逻辑顺序来大致罗列出写作的内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写作前构建写作框架,有效提高了学生写作的效率和条理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概括段落主要内容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我和书的故事》这一写作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然后概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带给自己的启发。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思维导图为学生做模板来指导学生构建写作的基本框架,分支大概从上到下由我和这本书结缘的背景、我为买这种书经历了那些事、我在读书过程中的启发和领悟构成。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文章的概括能力。
        2.3促进学生拓展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辅助学生罗列关键词并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对关键词的独特见解、生活经历、优秀素材积累等对思维导图的分支进行充实,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联系更多的内容,从而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维。
例如,教师在教授《一次奇妙的旅行》这一写作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旅行这一关键词展开思考和拓展,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几次外出旅行经历,确定其中一次最为奇妙的旅行为写作内容,然后写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经过、结果来充实思维导图的分支。学生在一次次完成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结语: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写作课堂的教学效果,发掘学生的写作潜力。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增加写作教学的趣味性,指导学生构建写作框架,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奠定学生的写作基础。总之,教师将思维导图有效运用在写作教学中,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斯涛,陈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2017,11:83-86.
[2]王姣宇,胡加福,喻文龙,王倩.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15.5:98-100.
[3]康丽清.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J].知识窗,2016,9:27.
[4]王红燕,陆青春.思维有导图习作“看得见”--谈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作文,2013,4:6-9.
[5]刘垚.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