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科学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刘小英
[导读] 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是学生成才的引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向导者。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丹刀小学  刘小英 邮编:536122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是学生成才的引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向导者。在新课改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于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的关注,由此可以看出,班主任在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开展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生教育;德育工作
        一、要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尊重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相关教学活动与德育工作的培养工作中,应当要充分意识到对学生感受的维护和对学生的尊重。作为小学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应有的关心与爱护,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学生的过失之处进行处理,同时,也应当抱着宽容与理解的态度来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以及其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与解决,采取平等的交流与沟通来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喜爱,进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当实现在对学生进行教导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认可,产生与班主任的共鸣。因此可以看出,小学班主任需要不断地完善自我,进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与其的交流中来,让学生能够对自己老师充分认可,进而实现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设以及对和谐教学氛围的维护。
        二、要关心和爱护学生,从心理上循循善诱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对小学生的教导过程中,不应当仅仅是局限于对其思想工作的建设,同时,也要为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在现代的教育要求中,对于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任务里明确指出了,班主任应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塑造与及时的维护,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当结合班级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个体的性格差异,通过采取相关的科学发展理论与方式方法,实现对学生健康成长环境的建立与完善,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来维护其自尊心,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班主任对其的善意,进而改正自己的错误。同时,小学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时候,应当明确其工作任务不在于对小学生错误的指出与纠正,是在于对小学生的品德修养进行教育,找出其身上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鼓励与教育的形式来使得其取得长久的进步。最终,使得小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正确的意识来进行学习与发展,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面对与完善自己的不足。
        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班主任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广大小学班主任教师切莫忽视自身言行对小学生造成的影响.要知道,小学时期的孩子,模仿能力是很强的,而且其模仿行为常常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所以班主任教师但凡有什么不良行为(像随地吐痰、公共场合抽烟等等),将很有可能在学生心里烙下短时间内无法抹去的印记。由此观之,为了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班主任教师必须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比如,每天进班之前,教师应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着装,以保证着装整齐;上课板书的时候,要注意书写规范;在教室里看到地上有小纸团时,要及时弯身捡纸团等等。


俗话说得好:“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只要每一件小事能对学生产生一点影响,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事的累积,影响的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迟早有一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四、要培养良好的班级风气
      在小学班主任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的工作中,需要注意到对班级风气的建设与维护,这一因素将决定了班级与学生的发展好坏。一个良好的班级风气将会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进而从小学生的心理为基础开始影响其行为,使得其发展能够受到有效的约束与控制,进而促使小学能够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促使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班级风气作为一个班级风貌与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良好班级风气的建设不仅仅会对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同时,也会对使得班集体形成纪律严明、团结奋进的良好学习氛围,进而实现小学生能够在班集体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中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会显得更为友爱与和善。
        五、积极联系学生家长,推动“家校共育”
        班主任教师要想保证德育的质量,就绝不能忽视学生家庭对其道德品质的影响。因为学生除了上学,有大部分时间是要和家人待在一起的,因此,学生家人的一些言行也会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有的家长可能早上为了赶时间上班会带着孩子闯红灯,有的家长在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会随手乱扔垃圾,有的家长可能会当着孩子的面说脏话等等。针对此,班主任教师应在平时多与学生的家长联系,并且还要尽可能地就学生的德育问题达成共识。此外,为了保证能和家长在平时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和探讨,同时也为了强化家长的家教意识和德育意识,班主任教师不妨建立一个专门的 QQ 学习交流群或者微信群,并在群里定期分享一些有关德育和家庭教育的内容,或者定期在群里召开网络家长会。通过这样的方式,班主任教师和家长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而且基于这种关系,班主任教师还可以视情况邀请家长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或者定期邀请家长来学校参加亲子活动,如此一来,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势必会得到有效性提升。
        总的来说,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需要注重于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科学培养,使其能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实现其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够正确地面对困难,也能积极主动地解决与弥补自己存在的不足。通过其对知识的热爱提高,来使得其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在班小学主任进行日常班级管理的工作之中,班主任应当做到对于班级德育工作开展的经验总结,进而通过对自身修养、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来为小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庆红.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 考试周刊, 2012, 000(085):186-186.
【2】陆迎美.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探索[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2):204.
【3】张庆红.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 考试周刊, 2012, 000(085):186-186.
【4】幸海蓉.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