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龙盛彬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龙盛彬
[导读] 小学数学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基本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工作者要依托于新课改的要求,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满足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要求。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中心小学   龙盛彬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基本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工作者要依托于新课改的要求,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满足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要求。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了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以及制定有效的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使得教学结果、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此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数学具有抽象性、理论性、空间性,很多学生在学习一些新知识的时候,往往不能够了解新知识的核心特点,也就不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这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是非常不利的。而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时候,使得知识更加符合自己的认知,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把握新知识点,奠定学生的知识基础。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要想更加深入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渗透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关教学工作者就要深入的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立足于问题才能够制定措施,进一步优化核心素养培养效果。
        (一)学生缺乏课堂的参与性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论性和空间性,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会感到困难,再加上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对,没有有效的引导,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能够主动的学习。比如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敢进行提问,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降低在课堂当中,不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当中,而且还会刻意的回避数学学习,从而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得不到培养。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过于死板
        就目前来说,很多教学工作者由于不能够深入全面的理解新课程改革理念,导致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仍旧过于单一死板[1].比如在当前新时期背景下,很多教师的数学教学过程,还是用传统的教学顺序来开展教学,这种流程化的、单一的、刻板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够突出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性,也就没有彰显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新时期背景下数学课堂当中的作用,从而限制了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教师要树立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型师生观念以及教学观念,介入数学小故事以及一些生活化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时钟玩具,通过这种手工作业,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时间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另一方面,学生在动手的过程当中就是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点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符合小学生好奇、贪玩的心理特点,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提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以及主动参与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构建直观、生动的教学课堂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课程的学习相对较难,但是教师要从基础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要考虑到小学生是感性认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一些复杂数学问题上,要通过具体化、精准化的问题进行引导。比如借助相应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理论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便于学生能够第一时间理解数学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化的教学因素,比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也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来呈现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解答当中实现问题的精准传播。
        比如在教学《面积》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提问:同学们怎样才能够分辨出自己的文具盒和同学的文具盒的大小。通过这个问题来提出学生的兴趣,就会得到激发。文具盒是学生生活当中常见的物体,但是并没有刻意去对比大小,而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同学们会不约而同的看自己的文具盒以及同桌和其他同学的文具盒,并且无意识的对比文具盒的大小[2].有的同学还可能将两个文具盒重叠或者是并列来对文具盒的长度宽度进行对比。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尝试着去理解教师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这种指向性的、针对性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和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面积的基本概念。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课本内容的导出,并且通过想一想、练一练、摸一摸、比一比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全面掌握面积的概念,从而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一个更深的把握。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工作者要把握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注重学生日常语言的积累和应用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巩志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58.
[2]李雪嘉.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4):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