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响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因素的研究过程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张珊
[导读] 研究方法

重庆市工业学校     张 珊

        一、 研究方法
        1. 研究目的
        通过自编问卷对重庆市工业学校的中职学生进行调查,主要调查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影响因素,并根据对状况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达到让中职学生正确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并能积极的对自己的职业进行一个规划。
        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随机抽取的重庆市工业学校两个年级的学生,总共发放了3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95份,有效回收率为92.18%。
在有效问卷中男性占65.1%,女性占34.9%;一年级学生占68.9%,二年级占31.1%;家在大城市的占10.9%,家在中小城市的占15.6%,家在农村的占73.5%;家长期望升学考大专的学生占45.8%,家长期望就业的学生占40.2%,不确定的占14%。
        3.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该问卷由36个项目组成,分为四个维度:(1)职业探索,包含的内容有为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的一系列职业探索等;(2)自我认识,包含的内容有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特长等的了解程度;(3)目标计划,包含为就业所做出的准备和规划等;(4)职业个性,包括自信心、性格等内容。
此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很不符合”记1分,“比较不符合”记2分,“介于之间”记3分,“比较符合”记4分,“很符合”记5分。得分越高,则表明该因素影响被调查者的程度越高。
        4.施测程序
        正式问卷在施测时严格按照心理测验的程序进行,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和统一的问卷纸,在一年级发160份,二年级发160份,并统一的回收问卷。再统一采用SPSS13.0完成进行数据处理。主要统计方法有t检验和方差分析。
        二 研究结果
        1.重庆市工业学校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影响因素总体现状
        通过对四个维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重庆师范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最大的因素来源是职业探索。排在第二的主要是自我认识,然后依次是职业个性和目标计划。
        2.不同性别间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影响因素差异比较
        结果表明,除了在自我认识上女生略高于男生以外,其他的各维度不管是在职业个性、目标计划、职业探索上男生的影响因素都要大于女生。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女生在各维度上都没有显著的差异,即在性别的差异对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不是很大。
        3.不同家庭所在地间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影响因素差异比较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目标计划和自我认识这两个维度上存在有显著的差异。在中小城市长大的学生不管是在职业个性还是目标计划等方面的得分都要高于在大城市和在农村长大的学生。
        4.不同家长期望类型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差异比较
        研究表明,不同的家长期望类型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差异性不是很大。但根据各维度的平均分看出,在目标计划这个维度上家长期望子女升学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较大。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不同家长期望类型的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的比较

        三 综合讨论
        1. 关于影响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因素总体状况分析
        本研究发现:在生涯发展的生涯探索、目标计划、职业个性和自我认识这四个层面中,其平均分高低顺序为:生涯探索、自我认识、职业个性、目标计划。可见,中职学生更主要处于对生涯发展的探索之中,具有较合理的自我认识和信念,但生涯计划性不高、缺乏完善妥当的人生规划且感受较消极、困惑。
        2.关于中职学生生涯发展的人口学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发现,男女学生在生涯探索、自我认识、职业个性、目标计划方面存在的差异不是很显著。但通过平均数可以发现在这些维度上,男生较女生成熟。一年级学生刚入校,未针对自身生涯发展加以探索或计划,或者说计划的紧迫性不如较二年级,而二年级经过一年的中职生活,对前程规划己有一定的经验。
        3.关于家庭背景变量在中职学生生涯发展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来自中小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大城市或农村的学生在目标计划和自我认识上存在有显著差异。来自中小城市的学生目标性较好,能更好的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然后,父母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期望对中职学生的生涯影响不是很大,无论父母期望是什么,都显示这两类中职学生在整合父母与自己的期望后对未来有较明确的定向和期望,因而面对自己的未来生涯发展能更主动地去探索、作更多的计划和准备,显得更成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