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李苗苗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李苗苗
[导读]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小村镇仁康小学   李苗苗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怎样才能使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现将我的一点想法与大家交流如下: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用爱心为后进生撑起一片天空,我们常常把孩子比做初升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经常利用班会、晨会、课前、课下等时间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及时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
      二、细处关爱,亲近学生,严慈相济。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我常想,一个低年级的班主任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要拿出自己的爱心去“哄”他们,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这样,孩子们跟我亲热起来了。我还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表现好的小朋友我会奖励他们小花,口头表扬,有时会摸摸孩子们的头等等。虽然这些举动在成人眼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是在孩子的心中却产生了巨大的涟漪。经常有家长和我说,自己的孩子回家以后是那么激动、兴奋,还说下次还想得到这种奖励。
      三、具体要求,指导到位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能熟知轮廓,但不注重细节。我在任一年级班主任开始,就常听一些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听不懂大人说的话。”我认为,首先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其次,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指导到位。比如洗抹布,我通过观察发现,小孩子洗抹布的方法是,把抹布扔到水里,涮一下,一捏就行了,抹布根本没洗干净,因此,用这样的抹布擦过的地方还是那么脏。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吗?是孩子有意糊弄吗?我认为都不是。因为他们很想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我先打来一盆水,然后教他们怎样搓,怎么拧,告诉他们只有拧出的水清了才算干净。从此他们洗抹布,一个个可认真了,都洗得特别干净。同样的道理,打扫卫生、物品摆放等工作,只要把要求的细节说到位,小孩子就能听得懂、做得到。


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很快就领悟了要领,这样,哪一个孩子还能做错呢?现在,班级日常管理的各项工作如晨读、自习课的纪律等,都有学生组织,管理效果特别好。
        四、及时表扬,延迟批评
      1、表扬要及时、准确。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例如,学生值日时,当我看到一个表现特别好的例子,就会当众说:“某某同学真能干。”还摸摸头、拍拍背,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这样表扬后,班里课间擦黑板、倒垃圾等活大家都抢着干,谁也不袖手旁观,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和为班级服务。结果,班里越来越整洁,孩子们也越来越懂事理。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2、批评要延迟。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老师们都知道: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事儿多,一上课就“告状”。当老师的又不能不公平处理,这样耽误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了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针对这一情况,我的处理办法是:要求学生下课“告状”,课堂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这样,课前的小矛盾、小问题没有谁会记到40分钟以后,“告状”的几率就低了,课堂的利用率提高了。延迟批评,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我把批评留在每一天快要放学的时候,这时学生往往已经在负疚的情绪中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老师只要加以指导,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五、换一种方法与家长联系
        我有一个叫康雷某某的,是个聪明的男孩,做题不马虎的时候太少了,课上听讲小动作特别多.在期中考试还有两天了的时候,我发现他这天听的很认真,我就主动的和他沟通了一下,一句批评都没有,全是诚恳的表扬,并要求家长把我的表扬告诉孩子,家长很高兴,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孩子听了出乎意料的高兴,因为他没有想到,他今天的表现会得到老师这么大的表扬,以后,他上课的时候都特别的认真,计算能力也有所提高,家庭作业完成的进步也特别大,一看就知道得到了家长的帮助。每一位家长都希望我们老师能多关注自己的孩子,甚至希望老师把精力都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与家长联系,家校携手共同督促孩子进步。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工作,每一位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会有深刻的体会,班级管理千头万绪。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