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策略高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刘志石
[导读] 让学生主动学习,高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学的追求。

湖南省新化县上渡街道明德学校  刘志石

【摘 要】让学生主动学习,高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学的追求。本文探讨认为,通过六种方法即六大策略,可以初中数学教学高效低耗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主动学习  高效  策略
        把教学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较好地实现具体的教学目的,并且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是高效低耗的教学策略。老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所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深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施这种高效低耗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六种方法进行:一、设置情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二、参与活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三、学法指导,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核心;四、评价激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五、选择开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保证;六、开展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融入。
        一、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情境设置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平等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而且要优化教材,创设情境,寓教于趣,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增加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的应用题”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一个商店,由老师当营业员,学生扮演购买商品的顾客。在活动中,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理解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然后在这样轻松有趣的情境中观察讨论“利润是如何产生的?”
        以及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这三者之间有何关系。当学生了解了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后,老师又可以进一步的提出新的问题,如:假如正值商店搞活动,对商品打七折出售,那么顾客是不是真的得利了。针对新的问题学生又踏上了寻求知识的道路。在这种情境下学习“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的应用题”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学生自主的想要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既激
发学生的主动性,还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 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参与活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老师不能一尘不变的按照书本上的内容授课,而应当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之上。老师在教学时要创设数学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实践活动中开展交流、互相讨论,真正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因此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设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自己探究实践,获得知识,并得出结论。例如:学习《三角形的全等》这一章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1)两个具有相同面积的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且能举出各种不同的反例。
       (2)两个三角形具有相同的面积且周长相等,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条件增加了一个,学生的想法也就开始不一样了,有的同学认为全等,有的则不这么认为,但是在短时间内又不能马上判断出来,只能先放一放。
        (3)面积和周长都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相对于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又多了一个条件,很大一部分同学凭着自己的直觉会觉得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都会展开实验,自己动手去寻找答案。
        设两个直角三角形分别为RtΔabc和RtΔABC,边长分别为a,b,c和A,B,C,解这个方程可得A=a,B=b。猜想得到实证。
通过这种先提出问题,学生再进行探究的方式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且能更牢固的掌握知识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学生主动学习的核心——学法指导
        现代的教育模式不能在和古代的一样,老师教学生听,这不仅学不到知识,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自觉主动的学、科学高效的学。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老师要相机引导、静心施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观察分析,适时总结,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评价激励
        老师适时的赞扬和鼓励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发现学生的过人之处,给予适当的表扬和肯定。比如可以采取手势的赞美、语言的鼓励、眼神的肯定和物质奖励等措施。通常学生在被肯定的时候他就能发现自身的价值,对待学业会充满热情,课堂发言也会更加积极,逐渐把被动学习化主动学习。
        五、 学生主动学习的保证——选择开发
        每个学生的思想都会存在差异性,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老师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有一定的弹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因材施教,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开放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例如课内可以个别指导,课外可以个别辅导,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把握主动权,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增强自信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稳步发展。
        六、开展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融入
        讲评课的参与度关系到学生能否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并保持较强的学习迫切性。在讲评课上,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让他们围坐在一起,商讨问题,各抒己见,共同探究。这样就能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中求索、在参与中发展。
        在讲评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相互帮助,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能从事不同的工作,并合力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团队观,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勇于发表意见,又不固执己见,对同学的见解,既乐于接受,又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激发了学生参与讲评课的积极性,把浅显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解决,进而培养了学生一定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七、 总结
        良好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逐步投入到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交流讨论中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而且能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乐趣,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恩卫.初中数学主动探讨之实践与反思[J].中学课程辅导,2011,2(12):123-125.
[2]黄汉昌.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1(7)
[3]刘伜生.论教师课程的心理学基础[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