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实施精准教学途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张婷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教育也讲究全面发展。

喀什市第十九中学    张婷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教育也讲究全面发展。当前提出的基于新课标背景下提升教学方法,正是为适应目前现阶段教育要求而提出的。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而数学素养的学习就更加需要具备。在数学的指导中需要加大教育方法的改进,实施精准教学,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数学讲究理性思维、精密的逻辑、扎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学习起来是有难度的,现代许多学生学习起来都非常吃力。小学阶段与初中、高中数学的学习大为不同,小学更多理解性知识与理论性的知识,它更多的是需要教师课堂的引导、与学生自身努力学习,目的是提升数学思维,以有惯性思维基础供日后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标背景;精准教学;途径探析
        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大进,大疑则大进。”学习数学正是如此,需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新东西,在教师精准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学生的创新型思考、激发思维。思考是一门学问,用怎样的方法引发思考,思考过程中能否考虑周全这都是问题。小学阶段为基础培训阶段,主要为教师不断引导,如何去学习需要教师与同学共同努力。教师不断激励学生学习、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学习这便是最好的配合。学习方法众多,教师需不断跟进时事,提升自身的同时也不断了解学生内部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精准教学、高效教学。教师也应该对学生们负责,多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数学作为一门使学生全面发展组成部分的一个学科,它需要时时刻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学习它的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与技能带给学生的作用与快乐。
        一、教师设置专题训练,培养数学思维
        在数学题中,应用题大多数都是体现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想解好一道应用题,就必须有一个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够知道从哪里下手,第一部干什么,接下来该从哪里着手。小学学生数学知识基本从零开始,从小开始培养数学思维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小培养思维能力不仅是有利于日后数学的学习,而且也为日后做做事方面的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培养。教师可以每天布置专题训练,可以布置难度适中的,可以照顾到一些其他的学生,题目可以带有趣味性,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如此可以使学生投入其中,让题目不那么枯燥。
        例如,在布置应用数学题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小学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很多,但玩偶与吃的玩的一类比较多,教师可以把它应用其中,比如:把57个布朗熊平均分给七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几个,到最后还剩几个.也可以设置数字题目:12、15、18、21、24、()、30.这些题目都可以很好的训练学生思维,教室布置题目也需要适量,不能够太多,学生容易吸收不了。在学生突破不了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学生梳理问题。如此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无论做任何事都像是再解一道题,需要严格按照步骤,需要有一个总体格局思维,这样才不会走错。



        二、开设思维情景活动,小组配合
        创设情境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开设思维情景活动有利于学生不断集中注意力,高效学习。提升它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进而教师可以在前半节课程讲知识,后半节课开设活动,如果讲不完理论知识的话,教师也可以布置课下的活动,让学生课下学习。情景活动可以通过小组之间来建立,活动内容需要与本节课程内容相结合,这样既不会脱离趣味性也不会偏离知识点,两全其美。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爱玩,惰性大,对万事都充满了好奇,情景活动正符合了学生的这种特性。
        例如,在小学数学《认识米与厘米》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出长短的对比,比如:一个橡皮擦与文具盒的长度,同学们觉得那个更长,并且拿下去让学生感受一下,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在学生有一个基本概念后,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自由组成小组,四人为一组,分别找到一个一米与一厘米的东西,限定时间教,剩下的让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可以在活动中,通过活动安排、流程、时间、分配等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好的从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三、定时梳理数学知识脉络,精准巩固
        做数学题讲究肚子里有知识,有基础才能够具有一定的解题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地掌握数学知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非常的多,而学生年龄小,惰性大,需要教师时刻地监督去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定期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学完一课的知识让他们总结,梳理讲过了什么,这也是一种实施精准教学的好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思想零散、简单的学生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在学习《除数事一位数的除法》中,这是一个小知识点的梳理,需要细化,教师可以根据思维导图来分析,比如:除法有口算与笔算,而口算又分为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个数,用十位百位或千位数去除以这个数;几百几十除以一个数,用前两位数去除以这个数,结果添上原来的0,经过这个步骤的题目梳理,让学生依照此方法同时梳理其他题目。以此来分析,需要做到具体细化,不能漏掉每一个知识点,如此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或者是哪方面的知识不太清楚来布置梳理作业,这样也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促进交流,培养学生、促进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总结:新课标背景下,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数学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但需要依照学生情况而定,适合学生的才是最重要的。开展数学学习指导并不是一下就能成功,需要教师与学生努力的配合,教师熟知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更好的开展指导,基础强的学生让他开阔思维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学习基础弱的学生让他重回教材、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兴趣指导,实施精准教学
参考文献:
[1]战攀.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学周刊,2019(17):40.
[2]姜秀花.“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路径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