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程金桥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等都发生较大改变。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黄花中心完全小学  程金桥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等都发生较大改变。教学的重点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属于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对后续的语文教学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教师如何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效率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较低,因此识字学习的效率较低,进而影响到了后续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当积极的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识字学习积极性,开展高效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识字学习的效果,提升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图字对照重现文字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比较枯燥,因此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且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基于此充分地证明了学生学习兴趣点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考虑到这一重要因素,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当重视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基于此需要教师采取图字对照,重现象形字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文字的原始图形,对字形及其字义之间联系进行观察,体会汉字的意象美,并且给出古体汉字,让学生感受字形变化规律,此外也可以给出楷体汉字,让写学生在比较中记忆字形,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例如:在《日月水火》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象形文字的兴趣。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利用象形文字的图片与预设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课堂中教师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字吗?”“你还知道那些象形文字?”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此时教师便可以适时地引入教学活动的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识字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提升教学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如图1为日月水火象形字对照。
 
        图1 日月水火
        二、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确保因材施教
        教师想要让学生全面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重视鼓励与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识字规律、优化记字方法,丰富学生知识内容,进而提升学生思维水平、识字质量独立识字能力。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记忆规律,联系新与旧知识,发现正确的识字方法。同时教师要相信学生可以通过已有的识字知识及其方法记忆生字。学生具有很多的不同的认记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用最简捷、最习惯及其最喜欢的方法认识汉字。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结合、阅读结合、运用结合等方式,拓宽识字的渠道。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生字写一句或者几句话,并且合理应用,正确分辨形近字及其同音字,防止发生张冠李戴的现象。
        例如:在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游戏结合方法进行教学,如试试“摆擂台”,打乱本课生字顺序,以闯关形式,让学生逐一认读、运用、拓展等,教学中学生们能够逐一挑战,战到最后,最终胜利者为擂主。
        例如《大小多少》生字多为合体字,实际教学过程教师可以设计“开心碰碰车”游戏,促使学生们通过部件组成新字,进而巩固学生识字能。首先教师需要准备部件头饰、学生自主选部件等教具,教师讲解比赛规则,让学生比一比哪辆小汽车今天碰撞出的生字最多,谁就是今天的最佳赛车手!
        生1:我是木字旁,谁来跟我对对碰?
        生2:我是“兆”字,我来跟你对对碰!
        生1生2:我们是“桃”!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而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识字水平。
        三、建设生活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实现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情境中学,合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采取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提升学习的可接受性及其趣味性,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创造性。例如:在《天地人》的相关教学活动当中,首先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利用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当中的人物、事件等要素,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后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人在天地间还能够做什么呢?鼓励学生踊跃的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提出的生字提炼出来写在黑板上,当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便可以针对学生所提出的生字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课堂学习印象,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生字储备,使得教学活动事半功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的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底为,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钟诣轶.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J]. 新课程(小学), 2017(5):120-120.
[2]张越洁.兴趣为媒 快乐识字——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浅略[J]. 考试周刊, 2018(2):65-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