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责任意识贯穿于班级文化建设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嘎松曲吉
[导读] 身为初中生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对初中生缺乏责任意识的现状感到痛心,主要包括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感不强、攀比之风严重,自我定位不准确、自我认知不明,缺乏社会责任感

西藏昌都丁青县中学   嘎松曲吉   855700

摘要:身为初中生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对初中生缺乏责任意识的现状感到痛心,主要包括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感不强、攀比之风严重,自我定位不准确、自我认知不明,缺乏社会责任感;本文通过对初中生责任意识缺乏的深度剖析,分析得出当代初中生培养责任意识的三点深远意义,责任感促进初中生自我认知提升、责任感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责任感培养顺从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进而通过亲身实践得出最行之有效的三个责任意识培养落实方法。
关键词: 责任意识 班级文化建设 初中生 责任感
        引言
        本文为围绕“青少年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展开的子课题,着重探讨关于初中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问题。班级里总有些“刺头”上课迟到早退,作业胡搬乱抄,扰乱课堂纪律,组团考试作弊。此类问题的形成原因主要就是初中生责任意识欠缺,这不仅是对家长、对老师、对学校的不负责任,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初中生责任意识欠缺据不是空穴来风,其已经造成以及即将造成的严重后果也绝不是耸人听闻,
        一、初中生责任意识现状
        (一)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感不强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祖国花朵,正处于国家栋梁之才养成时期的初中生们,主要任务就是学会做人,进而学习待人接物,积极主动求取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相当一部分的初中校园里,浓厚的求知氛围难以得到彰显,与之相反的,原本处于青春期他们展现出的是“老态龙钟”的厌学情绪。每天的状态就是对生活没有目标,对未来没有规划和憧憬,对自己的学习任务没有热情,对自己的初中生活没有心得。浑浑噩噩如同行尸走肉,没有清晰的角色意识,更不要说担起自己角色的责任感了。宛如自己来到这个初中不是来学习来的,是拿着家长给的生活费、零花钱找个地方混日子来了。
        (二)攀比之风严重,自我定位不准确
        在如今的初中校园里,弥漫着一股不正当的攀比习气,很多初中生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成天只知道跟身边的同学们比来比去,比这比那,满脑子都是吃喝玩乐。可能受到身边比较浮躁的风气的影响,心思并不放在学业上,而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自己精神的建设,对班级文化建设更是起不到正面积极的作用。他们理解不了家长的辛勤劳动、也理解不了班级老师的谆谆教诲、劳苦栽培,也不懂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的情谊建设,一味攀比,爱慕虚荣之风一发不可收拾。
        (三)自我认知不明,缺乏社会责任感
        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家长能给孩子提供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但与此同时,也催生了许多娇生惯养的初中生。他们自我意识强烈到过剩,只顾及自己享受,不关心别人;非常强调个人应得的公民权利,却对自己理应履行的义务不闻不问;在他们看来,对别人的帮助是对自己拥有的各种资源的浪费;凡事都希望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的意识当中,别人对自己的好是理所应当,但是他们却连最基础的文明礼貌、以礼待人都做不到。他们甚至不明白、不理解自己作为孩子、学生和社会公民所需要履行的义务,对自己在生活中担任的不同角色分别应承担的责任无法分辨。再加上纪律意识低下,社会责任感不强,所以很多学生在破坏公物时,没有一丝心有余悸存在,他们也不愿意实施随手关灯,随时关水龙头这些彰显社会公德的举手之劳。


[1]
        二、培养初中生责任意识的意义
        由初中生责任意识现状可知,现在的初中生缺乏责任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作为初中生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总结得出,广泛深远地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并将强化班级同学责任感计入班级文化建设是刻不容缓的做法,帮助初中生们树立责任意识有着深远意义。
        (一)责任感促进初中生自我认知提升
        现在的初中生们很少有人能将自己跟国家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没有自愿成为国家栋梁的自觉意识和主观行动。没有远大理想信念导致他们普遍对自己低要求、高放纵。帮助初中生们建立责任意识,可以让他们明确生活、学习更深远层次的意义,重新审视自己,提高自我认知,对自己负责。
        (二)责任感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梁启超先生指出,少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我们伟大的国家高层领导也提出“中国梦”的观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多的重担落在了新时代的青少年身上。帮助他们培养责任意识,可以让他们更早一步有国家小主人的意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因此,培养初中生的责任意识是社会发展大势所趋。
        (三)责任感培养顺从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初中生正处于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重要阶段让他们培养足够的责任意识,也就意味着把将来国家发展壮大的重担交到了有责任感、有公德心的一群人手上。这也正是国家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的诉求所在。
        三、实现初中生责任意识的策略
        (一)教室环境文化激发责任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我深以为然。于是持久致力于为同学们营造良好健康的学习环境,增加在该环境中学习生活的愉悦感,陶冶情操,甚至还能起到减轻学习过程中疲劳感的作用。班级文化环境的建设对初中生的心理活动进行滋润优化、对初中生的精神世界进行充盈。逐渐地,它会被视为初中生们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对师生关系优化和团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实践催发自主责任意识培养
        积极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实践活动,让初中生们能够体验到各司其职、积极负责的重要性以及责任感、公德心带来的满足感与愉悦感,从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能成为一个责任意识强烈的正直初中生,能更好的为以后的国家主人公的身份做准备。
        (三)养成习惯,处处为行为负责
        没有具体的行为进行落实,再深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也无处施展。责任认知过后,是该将培养出的初中生责任意识落到实践当中去,责任意识必须付诸责任行为。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可以先行规定一些责任行为强制执行,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督促初中生们正确强化自己的行为。由浅入深,逐步具体,让初中生们逐渐把建立起来的责任感上升到一种责任行为的自觉,久而久之,负责任的的行为就会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中随处可见。
        四、结束语
        身为初中生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对初中生缺乏责任意识的现状了如指掌,本文主要包括初中生责任意识现状的观察、进而对初中生责任意识缺乏的深度剖析,分析得出当代初中生培养责任意识的三点深远意义;最后通过亲身实践得出最行之有效的三个责任意识培养落实方法。希望在日后的初中生涯里,同学们能有效形成责任意识,背负起自己的责任担当、社会责任感、班级认同感。更好地学习知识,为成为祖国的未来发展的后备军做好准备、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孟俊.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责任意识研究[J]. 文化建设论文, 2015(9):48-49.
[2]邢建国.责任意识培养之班级文化建设[J]. 德育天地; 2013(2):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