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教育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唐鸿霞
[导读]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广西省玉林市田家炳中学   唐鸿霞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除了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担当着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的责任。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生命意识教育资源,利用作文课堂和课外关注现实生活中生命意识教育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思考生命意义与价值,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让生命价值最大限度的得以实现。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生命意识;教育
        一、高中语文课的性质及目标
        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关怀,本文中语文课程人文性指对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即对生命与生活、生命与尊严、生命与关怀以及生命的真正价值等的教育,对自己生命和他生命命的珍惜情感、热爱情怀和敬畏意识的教育。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具备以下特征:第一,把生命意识的培养作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之一。第二,在教学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第三,教师是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的组织者、启迪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二、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
      所谓生命意识教育就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经典作品学习、赏析,让学生懂得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生命,懂得生命之可贵、可爱,生命之价值、意义。
      首先,教会学生去认识生命的尊严、理解生命的价值,生命意识的教育,其核心是尊重、珍惜和热爱生命。生命意识的教育,主要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生命之可贵,对生命有敬畏之心,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体悟生命之乐趣,练就生命之魅力。
      其次,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多是一种精神取向的生命教育,它不仅包括自我的幸福、自我的追求、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而且作为社会的成员、人类的一员,其价值实现还表现在对社会、对人类的关怀和贡献。所以,生命教育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方向,实现自我价值。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并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必然遇到和必须解决的人生课题,使他们初步掌握判断人生观、世界观方面是非美丑的标准,并以此去衡量各种客观事物,指导自己的行动。生命教育在最高层次上,就是要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境界。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意识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生命意识教育资源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和经验的传承,其选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大量生命意识教育的素材。因此,充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文本,领悟作者传达的生命情怀,解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
      1.培养敬畏生命意识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人对一切生命都应该怀有敬畏之心。例如巴金先生在《小狗包弟》中表示因为不能保护小狗而感到羞耻,一直无法原谅自己,受着良心的煎熬。


巴金先生多年来一直无法释怀正是因为他敬畏生命,对摧残生命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省,认为为了保全自己而牺牲其他生命的做法是不能被原谅的。
      2.教会学生如何热爱生命
      语文课的人文性最大的体现就是热爱生命,只有热爱生命,才能最大限度挖掘生命的潜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蒙田在《热爱生命》一文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亡的苦恼”。富尔格姆在《信条》中分享了他的生命信条,其中有一条就是关于生命和死亡的,“在那杯皿里的金鱼、老鼠、小白鼠甚或那粒种子,它们都会死去。我们也会”。我们应该正确面对死亡,活在当下,享受此刻生命的美好,这样当死亡来临才不会有任何遗憾。
      3.磨练生命意志
      生命的意志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生命固然是美好的,但生命中并不总是撒满鲜花和阳光,也布满了荆棘与风霜。挫折和苦难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因此,生命教育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享受生命的美好,还要磨练学生的意志,让他们学会面对生命的无常,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挫折教育”。《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桑地亚哥的形象就是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的发展与升华。
      4.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语文课的人文性最大的魅力在于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生通过学习罗素《我为什么活着》知道: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他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知识、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启迪学生不断地追求进步,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尽最大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在写作课中探求生命意识教育
      写作课是语文课的实践环节之一,也是学生知识吸收、消化、反馈和输出环节,是对学生是否吸取语文教材中人文情怀的检验。是学生与作品人物沟通心灵、对话的桥梁。利用好这座桥,因势利导,更有效地进行生命意识教育渗透,这也是语文老师的必做功课。例如在学完《动物游戏之谜》后,让学生课外观察了解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型、生活习性特别是游戏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写进命题作文《说说我家的----》(因为是农村中学,学生家里一般都有家禽家畜),让学生亲身感知动物的可爱与智慧。  
      三、课外关注现实,在社会热点中寻找生命意识教育
      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抓住现实生活中典型的生命教育案例,组织学生看新闻,看视频,参与讨论,并为学生布置与生命意识教育相关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发表他们的看法,加深对生命意识教育的认识。前不久引发热议的北京大兴摔婴案中主犯韩磊与李明因停车与一名女子发生争执。过程中,韩磊将婴儿车内的女童摔在地上,导致女童严重受伤后死亡这一案例。便是生命意识教育的一个绝好的反面教材。犯罪嫌疑人正是因为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丧失对法律的敬畏,让一起争执瞬间演变成血腥剥夺他人生命的悲剧。最让人感到痛心的是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将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导致室友黄洋中毒而亡。让学生们明白了从漠视生命到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是人类对生命认识的进步。生命是平凡的,生命更是可贵的!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珍惜,而只有在关爱他生命,关爱自己生命的过程中,我们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辉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