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模逐步扩大,很多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中存在工程资金利用远超工程造价预算的情况,存在工程资源浪费等现象,增加了工程造价,因此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实施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引言
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作中最重要的施工项目之一,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提升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一直是重点任务,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其相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演变,给排水工程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只有加强对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合理控制和管理工程的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质量,才能保证给排水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为此,在施工过程中,企业一定要正确认识到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并将造价控制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中,从而更好地控制和降低成本,为人们提供更良好的生活保障,同时还能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1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是有效减少给排水工程施工花费。可行性研究之后,在保证项目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大体掌握市政给排水所需投资花费,统筹制定整个给排水工程的造价,再进行给排水工程施工,从而避免资金闲置和浪费。因而,工程造价总体上推动市政工程的行进,有效的节约投资资本面。其次是可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质量。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是评价整个工程的最根本尺度,质量不高,就只能是豆腐渣工程,达不到足够的使用时间,无法满足市民和城市的需要。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造价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来进行管理,以免缺乏资本购买低端的建设材料或过度申请浪费资源。合理管理和控制排水工程,可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进程,极大程度地减少运行花费,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这是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关键核心。
2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特点
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能够帮助节约建设成本,正确制定预算方案,并在建设全过程中践行造价管理理念,从根本上预防成本浪费、预算超支等问题,使国家及政府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质量管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科学的造价控制与管理还能辅助给排水工程质量的提升,既避免成本浪费,又可杜绝偷工减料行为。此外,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由政府部门主导建设,避免以权谋私、贪污腐败问题的发生也成为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统计大量给排水工程建设案例,发生于工程前期准备阶段的费用往往仅占总体建设成本的10%左右,但却影响70%~80%的投资支出。而在实际工作种,前期准备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力度相较于施工阶段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后期造价管控遇到诸多既定难题,无法最大限度发挥监督、控制的作用。市政给排水工程规模及复杂程度的上升给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带来不小困难,且近年来原材料市场发展活跃,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融入促使价格波动更为频繁,在编制工程预算时若无法正确预估价格变动风险,或预留的灵活空间不足,就很容易引发超预算的问题,导致市政给排水工程预无法达到应有的效益水平。另外在竣工结算阶段,同样存在造价管控力度不足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承包方虚报工程量的问题,工程结算不及时,甚至部分工程在竣工几年后都未完成结算活动,导致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迟迟无法确认。
3市政工程中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3.1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市政给排水工程决策阶段造价预算偏差是影响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的主导因素。具体来说,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不到位,为后续施工环节的技术变更及超预算提供了可乘之机。由此可知,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至关重要。工程造价控制部门要与工程建设部门、财务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准确计算施工成本与管理成本。同时,积极落实工程效益评价工作,充分发挥经济参谋的优势价值,为工程项目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因素包括投资规模、融资渠道及建设标准等。例如,在选择工程项目建设地点时,需综合考量如下几方面内容:①拟建区域地势是否平坦,尽可能减少土方量,避免过度侵占农耕地;②地下水文环境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工程储备资金是否充分;③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就地取材,压缩成本。
3.2招投标阶段
在选取投标单位时,应依照高质低价的原则。在既定市场范围内,优先选取施工能力较强、市场信誉度较高,且报价相对较低的企业进行合作。将造价控制与管理理念融入招投标过程中,可促使对投标单位的深入考察,使招投标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择优录取以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参与方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在招标之前,组建专门的评标小组,对其进行简短的培训,强调评标要求及准则,并传递相应的专业知识。合理制定招投标规划,以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参与投标。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要求、建设清单等文件资料进行完善,并交由投标单位,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佳合作方,顺利进入施工阶段以缩短工程建设周期。需要注意,招标文件的编制要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法规的要求,做到详细、全面。文件中各项条款都要能清晰解释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要求、特点、双方权益等,避免在后期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和矛盾。同时,细化合同条款,对建设方及施工方的权责和利益进行清晰的划分,提前协商其中存在的模糊点并进行调整,最大化合同的法律保护效力,以保证双方利益都得到最合理的维护。
3.3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工作需要从施工现场的签证、设计变更以及安全管理入手:首先,工作人员要结合相关的标准,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的监察,保证符合国家的标准,才能予以签证;其次,设计变更工作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只有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变更工作进行科学准确的审核和管理,才能保证设计变更的合理性,从而更好地控制和降低变更设计而引起的成本变化;最后,需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和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出现索赔问题,不断的提升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水平。
3.4加强竣工结算
竣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最终阶段,在此阶段,工程造价人员要对给排水施工中所涉及的相关资料加以核对,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核算给排水工程的实际成本等。另外,审核人员还需要严格根据工程合同、招标文件、竣工图等,对工程实施中所产生的现场签证与变更等加以审核。工程审计人员要具备极高的专业素质,能够详细进行工程量等的核算,保证工程造价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结语
本文对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进行总结,认为造价管理应从工程投资规划阶段开始,涵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结算等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实现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合理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并在过程中不断总结造价控制与管理经验,为之后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夏俊芳,江彩霞.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
[2]胡亚杰.市政工程中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53(44).
[3]蒙云亚.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探讨[J].山西科技,2014,29(03):126-127.
[4]陈璘.论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