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微 李德生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 李德生
[导读] 伴随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对于越来越多的复杂、难度系数较高的建筑工程项目
         摘要:伴随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对于越来越多的复杂、难度系数较高的建筑工程项目,传统粗放式的项目管理模式已很难契合当前建筑行业地迅猛发展的速度。BIM技术充分利用数字讯息技术带来完整、精准、细化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在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发挥着重要的效益。基于此,本文将综合考虑建筑工程管理期间各个时期的应用要求,阐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期间的优势及应用,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BIM技术;全生命周期;建筑工程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具体规划也都发生了变化。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我国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不仅可以改变具体的施工形式,而且可以使项目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1BIM在建筑工程中的主要价值
         BIM技术又称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其中,主要采用数字建模的方法对整个工程的结构和工程进行分析。在建设项目的整个开发过程中,为了保证整个项目的实施效果,应采用仿真操作过程实施过程的三维建模。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各种建设项目的信息和数据结合起来。在整个项目的开发和运行过程中,区域环境仿真分析可以有效地集成各种数据信息,并使用更多的数字管理平台进行仿真运行和显示,在传统的情况下对BIM技术的有效运用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通过提前建模,BIM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同时,BIM可以应用到设计中,对施工操作进行提前控制,有效改善各种安全隐患和不足问题,使整个工程顺利进行。
         1.1快速计算
         BIM技术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它可以快速集成整个建筑中的所有信息。一般情况下,投标人中标后,将根据各方要求建立初步的BIM数据,并采用6D技术的高速数据计算信息库。使用数据库能够使施工单位清楚地了解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并科学地控制施工进度,及时进行施工状态调整。过去,数据集成一直是建筑施工的难点,即使是发达国家也需要依靠手工计算的数据。这不仅工作量大,同时难以保存数据。而现在,只需要使用BIM技术将建筑信息导入到软件中,软件就会自动计算并排序,使施工单位通过观察软件生成的模型对建筑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1.2优化项目管理流程
         以前的管理模式缺乏部门间的沟通渠道,BIM技术具有调节性和可视化等特点。能够将规划信息与建筑模型相结合,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分析和安排,施工单位可以在每个施工过程中适当地调整项目进度,使项目能够以最科学的方式完成。此外,可视化模型有助于确保部门之间的通信和协作,并支持共享资源。
         1.3增加工程单位资金收益
         将BIM技术应用到建设项目管理中,既可以避免工期延误,又可以节约项目总资金成本,还可以合理安排材料的储存和投入,避免浪费大量时间和过度消耗机械设备。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工程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并保证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决策阶段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的立项决策阶段是极为关键的,这一时期旨在研究工程的可行化程度,同时生成合理的投资预案。在应用BIM技术的基础上,可以获取较为精准和实用性高的研究成果。

在进行立项决策期间,建筑物的地理方位、地理地貌、周边气候以及周边建筑的协调关系都对建筑工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传统运作情况下的场地解析方式还具有了诸多的缺陷,比如说,所掌控的信息量不多、处置有关信息较为困难等,现将BIM技术与建筑工程的周边信息进行有机地融合,通过三维建模、可视化性能呈现更为精准的工程项目信息,同时进行较为精准的成本测算,解析的结果更加趋于实用科学,由此获取更为合理的投资预案,减少传统模式下产生的诸多隐患。
         2.2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安排
         施工场地的规划与布置在工程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易受地形、周边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施工现场有可能不断出现实际问题和突发事件,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场地布局规划也会受到施工要求、绿化、防火、交通的影响。这些因素的相互之间存在着灵活影响,使得施工现场布局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难以应对,所以在进行布局设计时,便可以应用BIM技术。三维模型演示可用于建筑物的选择。设备、塔吊、脚手架,并对排水及水电线路布置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临时设施的位置能够保证建筑物、建筑物、资料室、办公室、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等的正常运行,那么便可以直接进行施工,借助BIM技术进行评估和分析,能够大幅提升施工布置效率。
         2.3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检查
         面对日益复杂的施工环境,BIM技术可以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例如,使用BIM技术逐一检查施工图,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排除图纸错误问题;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陷、工期超标等危及人员人身安全等问题,在施工环境中应利用动态模拟BIM安全分析软件,采集工艺、技术等数据,并对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和识别施工现场的安全危险,然后根据软件分析的结果确定这些区域,来针对性解决。此外,借助BIM技术,可防止事故现场人员进入事故危险区域,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促进施工安全开展。
         2.4过程控制阶段
         (1)质量管理。对于施工一些较为复杂的节点,传统的CAD平面表述不够详尽,技术交底不够直观,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借助BIM技术把复杂节点的结构形式、构造做法、工艺做法实现可视化,施工人员可直观看到节点的最终效果和做法,能最大程度的规避技术风险,提高工程质量。其次在过程验收中通过BIM验收流程,验收过程现场照片记录上传系统,能较大地还原现场的实际情况,确保工程质量。(2)进度管理。通过BIM4D进度管理模型,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实时进度管理,通过建立BIM4D进度流程、BIM4D施工进度模拟等技术,对现场的施工进度、人员进场计划、材料进场计划进行有效的管控。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现场进度、材料、设备、人员与计划的偏差,便于进行调整纠偏。(3)安全文明管理。BIM技术对于工程项目的安全文明管理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施工阶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立不同阶段4D可视化的安全措施、施工平面布置能有效地指导现场安全文明措施工作,有效地保证施工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科学应用BIM技术能够提升工程管理的总体水准,对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动态化、可视化的管理,进而给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项目各参与方提供相应的帮助,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地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兵兵.简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97-98.
         [2]李永哲.宁善娜.简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浅述[J].装饰装修天地,2019(7):152.
         [3]郝建伟.简析BIM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纳税,2018(20):165-166.
         [4]翟洪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中华建设,2018(9):144-145.
         [5]王宝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0):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