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思考

发表时间:2020/6/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刘兰花
[导读] 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结合实践经验, 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工程前期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就如何有效控制和管理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建筑工程造价;施工阶段;对策和措施
引 言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当前我国工程项目招投标及其后续相关管理工作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计价模式,其主要就是依托于工程量清单进行相关分析和计算,并依据国家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进而促使投标单位在竞价以及后续的造价控制中进行有目的的管理,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尽可能的降低当前工程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种资金浪费问题,为相关企业创造最大利润。在现阶段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其造价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缺陷,只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且寻求恰当的手段进行完善,最终才能够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效性。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分析
(一)前期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具体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来说,前期准备工作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对于后续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会对于工程造价造成较大干扰。在该环节中,其主要就是围绕着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环节以及设计环节进行处理,相应的问题也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1.设计方面存在深度不够、准确度不高
         根据相关资料分析表明, 尽管设计费用只占建设项目总投资的1%~3%左右, 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达到75%以上,但在满足相关功能的前提下, 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 可降低工程造价5%~10%。而往往在现实中,由于设计人员的水平和责任心等因素,或是项目决策策略问题,导致一些项目设计深度不够,尤其是在施工图设计中,没有严格参照相应的工程工作量进行准确设计,设计图纸不详细甚至自相矛盾,相应的工程量和实际施工图之间差异大,造成后续施工中出现一些明显的工程变更问题,严重威胁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一问题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是比较常见的,很多单位对于这种设计环节不够重视,设计深度和精确度没有达到工程量清单的相关需求,最终造成经济损失甚至投资浪费。
2.招投标方面存在工程量清单应用不规范
         对于当前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环节来说,在工程量清单方面的应用并不是特别理想,一方面是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编制不规范,相应的招标条件不明确,没有详细参考国家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进行处理分析,造成在公布的招标条件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明确性和差异性,分歧意见较大,进而也就造成后续工程变更问题的处理极为困难,同时在工程量清单编制中也存在与施工图纸不匹配、漏项、重复项, 项目特征描述及工程数量计算不准确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工程造价管理;此外,对于投标报价工作来说,其同样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很多承包商可能会为了中标而出现不平衡报价问题,最终造成工程项目的质量难以得到最佳的保障,工程造价工作也容易出现难以控制的现象。
(二)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施工阶段工程变更、现场签证、工程索赔等是经常发生的事,所以施工阶段现场管理尤为关键,尤其是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措施性等费用确定空间大,因而必须足够重视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1.工程变更难以控制
         对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来说,尽可能的减少工程变更问题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手段,但是在现阶段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很多工程变更问题的出现都难以得到有效的管控,尤其是对于随意更改设计内容的现象来说,其造成的工程量费用增加更是极为突出,最终影响造价管理水平。
2.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和最终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水平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施工现场管理在当前同样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施工现场的组织就存在着一定的混乱现象,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以及材料的调配不合理就会产生一些工期延误现象,最终威胁施工造价管理效果;此外,对于施工现场的各项技术操作管理不到位,控制不严格,同样也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施工问题,影响最终施工造价管理效果。


(三)工程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结算同样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当前该环节的落实效果同样也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存在的干扰因素也是比较多的,这些问题一方面是表现在相应的工程量清单确认不严格,相应的审查力度不够,无法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形成较为理想的监控效果,最终也就有可能造成一些超出实际费用的状况得不到有效处理;另外一方面,对于结算工作来说,相应的变更和索赔处理同样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手段,但是当前很多工程项目在结算环节中都没有提起对于变更和索赔的重视,进而也就造成很多挽回经济效益的措施无法得到实现,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效果。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一)前期准备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
1.切实做好招投标工作
         具体到前期准备工作中来看,为了切实有效提升其造价管理效果,为后续相关工作打好基础,必须要重点加强对于招投标环节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于招投标工作中涉及到的一些招标标准的制定,以及各个投标单位的规范,更是需要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为了提升招投标工作落实的精确性,必须要充分依托于工程量清单进行相应的处理,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充分考虑相应的要点和基本要求,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进行全面监管,最大程度上提升招标应用效果;另外,对于招标控制价的合理把关同样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尤其是要针对具体的一些费用明细进行审查,确保其合理性和可靠性。
2.加强对于设计工作的审查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在前期准备工作的落实还需要充分考虑到设计工作的有序执行,保障设计工作的落实水平也就能够切实提升最终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水平。这种设计工作的审查需要严格参照相应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分析,针对施工图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冲突进行分析,保障其能够在后续施工中得到较好落实。
(二)加强施工阶段的管理和控制
         对于具体施工阶段中的造价管理工作来说,其主要就是要求保障施工项目得到有序进行,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较为明显的冲突,尤其是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工程变更问题。对于施工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审查,严格控制施工中出现的巧立名目以及弄虚作假问题,保障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均能够真实可靠;切实做好对于签证工作的有效落实,严把签证关,保障施工项目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减少不必要的工程造价浪费问题。当然,在该施工操作开始前,双方签订恰当的合同也是需要严格把关的一个方面。
(三)做好工程结算工作
         对于最终的工程结算环节来说,其最大的贡献就是尽可能的挽回工程项目中出现的一些经济损失,如此也就能够有效提升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最大价值。针对竣工结算资料进行分析,参考工程量清单进行工程项目全面的审查,特别注意工程项目的增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与工程实际的变化、工程其他费用的调整等情况,保障相应的工程项目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此外,还需要参考相关合同文件的规定进行索赔等处理操作,进而有效提升其造价管理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来说,切实有效的执行各项规范能够有效提升造价管理效果,尤其应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分别针对前期准备、施工阶段以及结算阶段,选择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方法,对存在的各个问题进行分析优化,逐步提升造价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梅.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探讨[J].安徽建筑,2009,01:108-110.
[2]李林,陈晓燕.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J].基建优化,2007,04:56-59.
[3]王迪军.谈如何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控制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J].广东科技,2006,03:150-152.
[4]张涛.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结算问题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54-57.
[5]向宇琼.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与管理措施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2009,25(05):276-279.

[6]殷铁锐.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风险[J].安徽建筑,2008,02:139-140+152.
[7]李跃水.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造价审计研究[J].基建优化,2004,06:22-23.
[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详解及应用指南》编委会.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详解及应用指南[ 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
[9]黄文杰.建设工程招标实务[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